像水一样流淌
由于特殊原因,成绩在班上排前三名的著名作家陈忠实,1962年参加高考落榜了。所有的理想、前途和未来在瞬间崩塌,他曾一度不知所措。父亲看到这一切便开导他:“你知道水是怎么流出大山的吗?”他茫然地摇摇头。父亲缓缓地说:“水遇到大山,碰撞一次后不能冲垮、越过它,就学会了转弯,绕道而行,借势取径。记住,困难的旁边就是出路,就是机遇,就是希望!即便流动过程中遇到了深潭等困境,只要我们不忘流淌,不断积蓄活水,就一定能找到出口,柳暗花明。”
解读 像水一样流淌,这是岁月积淀的智慧。遇见困难,努力了依旧无法消灭它,不如像流水一样,在大山旁寻找较低处突围,依山而行。只要我们不忘努力,不断奔突,也一样能够走出困境,到达远方,实现梦想。
适用话题 学会转弯、困境与出路、大自然的启迪、人生智慧
觉悟,就是“见我心”
学者于丹近期在《名人传记》撰文指出:
今天的生活,我们的选择多了,却不意味着我们的心灵更快乐。我们每一个人所面临的是心灵的安顿。自己的心到底想要什么呢?我们大概从小就听到一个词,说要做一个有觉悟的人。那么什么是“觉悟”啊?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汉字,写出来就很简单。“觉”字下面是一个“看见”的“见”,悟是“忄”旁边一个“吾”。“觉悟”两个字什么意思呢?最根本的含义就是“见我心”,也就是说真正的觉悟是你看见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愿望。
人这一生,有多大的眼界就有多大的世界。有些人终其一生,他要学知识,他要有梦想,他为社会担责任,他有使命在肩,有情怀在胸,他一直希望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建一座城池,能够安顿他人,能够安顿自己。也有些人,可能为了一个职称啊,为了两口子拌一句嘴啊,为邻居对你一个脸色不好看哪,心就绊在一根毫毛上,怎么都过不去,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都不开心。这就是人心的大与小。
解读 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想要个人的幸福与安宁,需要有一个生命的起点,那就是“见我心”。看到我心何在,这是我们真正的觉悟。
适用话题 真正的快乐、心灵的安顿、眼界、大与小、活出“样儿”与活出“味儿”
诗意的丧失
那座古城以光洁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民居、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闻名遐迩。城里四季开满鲜花,整座古城浸透在水一般的诗意之中。这是十年前去过这个地方的人的观感。十年后,这座古城已经被鳞次栉比的商铺覆盖,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摩肩接踵,人声鼎沸。诗情画意已经荡然无存。
理想也是一种诗意。有一篇文章谈到牛津大学为何一直领先于其他著名的大学,一个因素就在于它始终保持着古朴的风格。初到牛津的人一看,每个学院都像废弃的古庙,给人一种寂寞与萧瑟的感觉。这是一种诗意的表现,背后还反映了学校对待传统的严谨态度和独特的学术风格。
解读 诗意是文明的另一种涵义,有些东西可以遗弃,然而永远不能失却的,是蛰伏于传统之上的诗意。
适用话题 在诗意中生活、行走在消逝中、风格、传统、收藏
一生只挖一口井
法国画家雷杜德的一生就是画花,尤其是玫瑰。任凭法国大革命政权更迭,他只管画他的玫瑰,整整20年,以一种“将强烈的审美加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的独特绘画风格”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就了《玫瑰图谱》。在此后的180年里,此书以各种语言出版了200多种版本,平均每年都有新的版本芬芳地降临人世……雷杜德,他只做了一件事——画玫瑰,但他的玫瑰成了巅峰,无人能够超越。
解读 在这样的时代和氛围里,我们格外怀念一种纯粹:自知,自制,心无旁骛。一生只挖一口井,直到清泉涌出,源源不断。
适用话题 执著、专注、浮躁与从容、心无旁骛
(推荐及设计:唐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