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郊那条公路两边,有许多果园,门外全都竖着“欢迎采摘”的大牌子。车子穿过两片果林,驶进果园深处。露出了红瓦灰砖的房子,有狗跑出来,不是狂嗥,而是欢叫,紧跟着露出了果农的身影,乍看简直像个非洲黑人,露出两排白牙,指点停车的位置。那里已经停了两辆车,果园深处,有欢笑的人声。
“你们,头回吧?”果农问。
儿子说:“怎见得?”果农也不答,只是说:“有四种苹果、三样梨,还有大枣、柿子,可以混着称。”老伴就问:“不是有布朗吗?”果农说:“有哇。您摘吗?那可要贵上好些。”他分别报了价,说着递过装果子的塑料袋,又指指屋檐下靠着的一摞马扎,意思是可以随便取用,摘累了坐下歇气。
儿媳妇张望着,说:“比超市的贵那么多呀!”果农就说:“您采摘不是有个乐子吗?”我们就一人拿了一个塑料袋,又都取了个马扎。
果农说布朗树只有五棵,在果园深处,他领我们去。穿过许多苹果树和梨树,有时需要弯腰前进。我见一棵苹果树只有我那么高,也没张开树臂,却缀满了滚圆的红果子,就伸手去揪其中一个,没想到果农大喝一声:“您别!您那样,果子他疼!”我们全愣住了。果农站到我跟前,指点着说:“您得先来回瞅瞅,瞅准了那熟的,再轻轻先摸摸他,他冲您乐呢,您再这么把他摘下来……”他示范着摘下一个来,儿子说:“这个又不大,也不是最红,您怎么偏说他熟了?”果农就笑说:“熟不熟,看果把儿啊。”老伴评价:“您这么摘果子,跟相亲似的。”果农表扬:“您心里亮堂。可不是跟搞对象似的。”我现在记录他的话,说到果子全不用“它”,只是不知道究竟写成“他”还是“她”更恰切。
终于走到布朗树下。紫红的布朗有的已经似乎快要胀破,但是我们都没轻易下手,因为懂得,首先要看果把儿。可是又怎么对果把儿下判断呢?围住果农,再听他解说,说实在的我也没太听懂,只记住他嘱咐“这样果子他就不疼了”“那样果子可就疼坏了”的语音。儿子问他:“那我们吃果子的时候,果子不更疼吗?”果农严肃地回答:“那不。果子离了树,就是另外的事情了。果子疼不疼,全在下树的那一刻。疼过的果子,吃起来总欠点味道。所以头一回来我这果园采摘的,我都这么说一回。有的没听完,扭头走了,那是没缘分,走了好。二回再来的,全是懂得疼果子的。有那真比我还疼果子的,我就连钱也不收他的,晚上睡觉时想起来,念叨给媳妇听,由她笑话,我心里头那个痛快劲儿,别提了,比喝了天宫的神酒还痛快!”
回到家里,大家围着餐桌清点采摘来的果子,老伴把布朗逐个拈起检验,把一只对着灯光细看,跟他道歉说:“真对不起,让您疼着了!”一屋子人都听见了,都没笑,心里都有回音,我心里有个声音在呼应:凡世上能称得上果实的事物,从今后,都不该让他疼呀。
【悦读地图】
果子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就有自己的感受。而最小的善,便是能够尊重、照顾他人的感受。作者被果农所感动,全是因为果农对果子自然而热烈的爱和那一份可爱的善良。不仅是果子,任何辛勤所得的成果,也都是有他们自己的感受的,我们所能给予他们的,不仅仅只是保护,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善良,让这些别样的生命有更大的价值。让我们怀着满腔的热爱去看待生活,去筹划明天,去盼望未来;也请用小小的善良去对待每一个生命,用满腔的热爱对这个充满明媚生活的世界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