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4443

[ 易晓露 文选 ]   

半眼人生

◇ 易晓露

   我坐在画箱上比描伏尔泰的石膏像,打着线条的手飞快抖动如鹰振翅。纸上的铅色越来越深,伏尔泰的轮廓逐渐在画板上清晰。我满意地开始着手石膏像浓密的卷发,细心抠出所有能表现的线条,陶醉在艺术的殿堂中不可自拔。
   “错!”老师不知何时站在背后,我的世界瞬间崩溃。
   “为什么?我是完全照着石膏画的!”我不平这突入其来的宣判。
   “你能看到它每一根发丝吗?”老师接过我手中的橡皮毫不留情的擦去所有细细勾勒的痕迹。
   “我能!”
   “是吗?眯着眼也能看得那么清楚?”老师很平静。
   “眯着眼?”站远一看,我的画面果然一片混沌,不尽人意。
   老师不再说话,他用铅笔刷刷地画出轮廓。
   “明明是模糊一片,你却画出一根根发丝,画面的主题是脸还是头发?眼睛看见的就一定真实吗?”老师把铅笔还给了我。
   我重新开始比描着这团卷发,微微闭眼。果然,刚刚还棱角分明的石膏现在却是黑蒙蒙的一片,黑白主调立刻显现。真是稀奇,半眼的虚幻成就了最真切的事实。
   艺术的美妙不易捕捉,却往往在自然中得到共识。
   走在秋天的校园,一阵风起,落叶纷飞,空中几番漂泊,落地残破不堪。此刻,总有悲凉肃杀的心情占据人们的思想,更甚者“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无数凄凉,无数哀怨。而在其中,很少有人能跳出这樊笼,觉察秋天非凡的美。不去理会地上污泥满身的落叶,半眼微视天地,会看到大片的枯干梧桐化身金色的天堂,树叶犹如天使人间之游,炫舞一番,优雅落地。此刻,阳光洒落在枝杈间,秋天的色彩立刻在心中华丽转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情与刘禹锡高度契合,而再次睁眼想要寻觅这份神奇时,却又是满眼枯凉,冷风瑟瑟。半眼的区别由此可见。
   自然如此,人生亦如此。听过这么一句谚语:无论多么困苦的人生总会在三天后变得美好。我总在想,这三天的距离是否也是微微闭眼的过程?顺利平安还好,倘或遇见不顺与挫折,便钻入死角,不可自拔,每日伤春悲秋,自我折磨,感觉人生从此翻覆,殊不知,解脱的由来不在于自己拥有什么,而是怎么去想。走出自己一团乱麻的生活,微微闭眼,淡化甚至忽略自己的不幸,放眼周围的生活,细细捕捉它的感动。几番下来,人生依然美好,美好从未改变。生活的残酷凶恶只是张虚伪的面具,微微闭眼拿起万花筒细细看,其实生活真的美丽如花。
   半眼区别,半眼人生,悟之所然。
  
   易晓露,武汉纺织大学本科生。

半眼人生
目录

  •  / 李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