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404

[ 叶乃初 文选 ]   

《三峡》小“百科”

◇ 叶乃初

  郦道元以其凝练生动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了三峡四时的壮美景观。细致品味《三峡》中的某些语句,犹如翻开了一部微型百科全书,使人获得知识的滋润。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日月运行的规律告诉我们:太阳只有在正午之时,才近乎直射;月亮只有在半夜时分,方才升至中天。作者采用合叙的笔法,极力写出了三峡山峰高耸云端,三峡之谷既深且窄的地貌特征。加之“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确实是“隐天蔽日”了。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读此句,不由得使人想起李白的两句诗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而蕴含其中的一道数学题,不能不令人惊讶江流之迅疾:水流竟然时达百里。夏季涨水,三峡江流为何“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呢?这是地势落差造成的。我国地势所呈现出的“西高东低,呈梯阶状分布”的特征从这里得到了最好印证。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八个字,两幅画,精练而浓缩。皆为峡中典型的春冬之时江水图。可谓文中有画,画文并佳。画中江水动静有致,色彩分明。细看潭中碧水,水平如镜,又有山形树影,倒映其中,可谓画中嵌画,倍添画趣。再移步俯观其画,眼见白色江流之湍急,耳闻清波回旋之声响,胸中自成一幅明净有声的天然佳作,好不赏心悦目。
  ——绝巘多生怪柏
  句中着一“怪”字,不仅绘出了峰巅柏树的外形特征,而且点出了柏树的内在神韵。让人生发无限慨叹。柏树生长在悬崖陡峭、高入云端、人迹罕至、鸟兽少见的“绝巘”之上,其生长环境之恶劣自不必待言,却显示出怪柏意志之顽强,生命力之旺盛,生机之盎然。当人们在仰视这一“微型景观”之时,也许会偶得某些有益的哲理启迪:怪柏尽管“高处不胜寒”,却 “一览众山小”,尽显“风光在险峰”。那种独领风骚的豪情,又有谁能与之可比?人生得此怪柏之境界岂不幸哉!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遥闻“猿猴长啸”,本来就易使人泪落沾襟,但置身于三峡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听之使人更觉凄凉,何以言之?自身的处境心态是一个原因,但声音反射造成的回声恐怕是另一个重要因素。猿猴拖长声音接连不断地啼叫在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的峡谷之中,往来反射形成回声而不断传播,这正是“传响久绝”的真正原因。回声延长了猿啼之声的传播时间,从而给人听觉感官反复刺激,进而便加剧了渔人或游人心理上情感的变化起伏。所以自然便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情感了。
  郦道元的这篇《三峡》,让我们在领略了三峡四季不同风光的同时,获得了百科全书意义的多重享受,的确是一篇令人品味不尽,回味无穷的佳作。
  [作者单位:湖北省汉川市实验中学]

《三峡》小“百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