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388

[ 刘玉超 文选 ]   

对称美:《散步》的艺术亮点

◇ 刘玉超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意蕴丰厚的短文,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学习它的写作艺术,而“对称美”则是一个亮点。
  人物关系对称美。从该文人物关系的对称可见作者构思的巧妙。“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参与活动的四个人物,以我与妻这一对称关系为轴心,又可形成多重对称关系:我与母亲,母子关系,妻与儿子,也是母子关系;我、妻与母亲,是上下辈的关系;而我和妻与儿子,是又一重上下辈的关系;而奶奶与孙子,这一老一小,又是一组对称关系。这些对称性关系,组织起来,到了结尾处,我背上的和妻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家庭成员间的真挚感情,和谐的人际关系,甚至过去、现在和未来,成熟与天真,朝霞与夕阳,中年人的承先启后等诸多含义丰富的哲学意蕴便因此而有所附丽。这里的人物间的对称关系,其实是诸多哲理要素之间的和谐美的坚实依托。
  情节要素对称美。可以从两个角度看。起初,“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这一简单的对称,引出了“儿子”这一“小哲学家”惊人的发现,“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以上是从空间角度。接着事态发展:母亲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这种变化与趋同形成的对称,又是从时间角度呈现出来的。及至后来“我决定委屈儿子”而母亲却变了主意,结尾处由“走”至“背”,这些是从事情发展角度呈现的对称美,既使故事有了波澜,又恰到好处地使“责任”这一主题得以确立。
  句式词语对称美。要寻找文中大致对称的句组,可以信手拈来,苏教版教材课文后的练习题中列出了三组。此外还可找出如“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其中的对称性因素鲜活地反映出丰富的言外之意。甚至词语也有对称性,如“有一些老人挺不住”,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这种对称是对比,意思鲜明,趣味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对称性不是简单的形式,而是为表现主旨,和谐地融化于真切、生动、感人的故事情境中。美学家蔡仪先生提出“美在典型”说,强调审美活动中的形式因素。但是任何形式因素只有内化于整体的艺术情境中,才能唤起读者的审美趣味。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散步》时不能忽视的。

对称美:《散步》的艺术亮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