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时候,人有足够的自由和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即便有人拿刀子顶着你,或者外界各种因素逼迫你无法从容选择,你仍可以选择。
我们确信老庄从来都是天马行空的性情汉子,周围几乎没有别的人,像他那样本色地处世。在他所处的圈子里,他应该是活得比较自在的一个中年男人。老师们认识他、认可他,大都通过工作接触;而一旦欣赏他甚至仰慕他,肯定是在某个特色小餐馆的酒桌上,因为他的酒品实在符合中国酒的本质。老庄身上比较浓重地散发出这个年龄段的男人所罕见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诗人特质,尤其是当他与你谈到文字与酒的时候。
就是这么一个率真自由,活在自己愿意的生活方式里的人,有一天,突然选择了离开,离开了他热爱的中学语文,离开了他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教师朋友,离开了他游刃有余的工作岗位,只把一个胖胖的背影,留给了在他手里空前红火的语文教研领域。没几个人理解这是为什么。
第一次被老庄感动,是在他给全区中小学中层以上领导做新课程方面的报告,其时他参加完一个全国性的语文学术活动回来。他讲名师唐江澎的课《生命的意义》,感情充沛,声音洪亮,讲到动情处,老庄的眼睛在镜片后面泛起点点泪光。我大为震惊,我从未看到过一个男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为别人的经历和故事,流下自己的眼泪!
后来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们几个大学同学经常同老庄见面。记得我们着手编撰“课课通”时,上面要求分外严格,案头工作繁琐,完了稿,审稿;再加工,再审稿;第三次回到我们手中的稿子,已经由老庄仔仔细细又大刀阔斧地作了修订,连一个标点都照顾到了。第二次重版时,老庄把每个人的书稿一页一页拆下来,工工整整贴在一张张A4纸上,留空处作修订用。整齐划一的一摞纸,轻轻交到你手中,你不能不佩服这个豪爽的男人严谨务实的作风。
老庄自己坦率,也让别人坦率。他说,假如他的话你不爱听,你可以睡觉可以看书但不要讲话。在我们片的一次学科活动后,他代表教研室讲完了话,片里一位领导接着大段大段地讲开了,讲得大家都不耐烦了,可是又不敢“坦率”。老庄不声不响,面前摊了一本书专心看起来。每次他都劝导语文教师要多阅读,身上留点书香,能够诗意地“安居”。一旦在新华书店遇到购书的老师,他就幸福起来,认为自己又多了一个知音。
可能因为脾性相投的缘故吧,我们有过几次一起吃工作餐的经历,对他的酒品与豪气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他喝酒绝对放松,决不强求别人喝,极少客套话,绝无劝酒词,更不故意藏自己的量,把盏论酒,论文,论事,不论人,妙语连珠,大有煮酒论英雄的气魄与胆识,绝对的大家风范。他从不避讳,他热爱中国酒,热爱酒文化,就连他为全区语文统考出的试卷上,也出现了诸如“写出古代有关‘酒’的名诗句”之类的题目。了解他个性的朋友,不禁莞尔。
老庄的教师朋友越来越多,我们区的语文教研队伍越来越大,而老庄,却急流勇退,选择了离开!
我们不能理解、也不能原谅他的离开。
或许他也有无奈的时刻。他曾笑谈,灰头土脸回到家,烧上一桌好菜大快朵颐,就把一天的憋闷全释放掉了;洗净锅灶,碗是碗,盘是盘,瓶是瓶,碟是碟,指挥它们整洁神气地一一列队,那简直就有“沙场秋点兵”的得意了!
在他的个人网页上,老师们留下了许多有意思的言语:
“老庄一去不回首,想当初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何日再现当初气象……”
“在我无望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你……”
“看你的博客,能感觉你的灵气、才气、豪气和霸气。”
……我们尊重老庄的选择,尊重他选择的自由和权利。
归去来兮,老庄……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运村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