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除了写好学期规定的10多篇作文外,还应该不断地进行小练笔,这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大有好处。
相对于作文来说,小练笔不受篇幅、命题的限制,灵活性强。小练笔可以把作文训练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小练笔能及时地记录学生的喜怒哀乐,从素材、方法、阅读等方面为学生写好作文打下基础,因此“小练笔”可以做出“大文章”。
小学教师要树立“小练笔”的意识,认识到小练笔的重要性,引领学生持之以恒地“笔耕”,在长久的训练中体验进步和快乐。小练笔实质上是一种写片段的训练。一篇小练笔就写事物的一个特点,如写手的特点,可以写妈妈的手,写老师的手,写卖菜人的手,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原来手的区别这样大。一次小练笔只完成一次观察和表达。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探索小练笔的内容、策略及评价方法等等,不断反思和总结。
从训练形式来看,小练笔不仅是指“写”的训练,它还包括“说”的训练。学生能写一段话固然很好,但也应意识到“写”只是人们表达的一个方式,“说”更是一种用来表达的重要方式。流畅地说上一大段话,是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必备能力,同时,在说的过程中学生也锻炼了思维能力。
小练笔训练和作文训练应各有侧重,作文要求结构完整,详略得当,小练笔侧重于把某一点写具体、写细致。小练笔题目要小,发散性、描写性的空间要大。学生最愿意写的还是自己的生活:一件心爱的礼物,一次快乐的游戏,一样爱吃的食品,妈妈的一双手,老师的一个眼神等等,都是小练笔的好材料。人们情感是共同的,比如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亲情的渴望,对友情的关注等。学生不怕写这些内容。我的做法是逢春写春,逢雨写雨,逢节写节……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中秋之夜》,他们写月亮,写亲情,在文中诉说对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的思念,或畅诉一家人团聚的幸福和快乐。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在小练笔的训练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谦虚地倾听、细心地观察、勤奋地思索。能否端正态度,能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小练笔能否成功的关键。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往往不注意也不愿意倾听别人在说什么,只关心自己说的话,别人说话时没有耐心听,听不完整。因此教师要教导学生听别人讲话时要听完整,听仔细,不但听别人说的内容,还要注意别人表达方式、情感态度。此外还要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听寒风的呼叫声,听清泉的流水声……还要倾听社会的声音、听广播、看电视,从而获得丰富的信息。第二要观察。人类的信息大多是用眼睛获得的。观察要细心,细心才能发现细节,细心才能产生体验。观察的对象很多,有人、景、物等等。倾听、观察后还要思索。思索既渗透在观察理解中,又表现为小练笔完成过程中。
让小学生把小练笔做好,必然能让他们的作文水平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淳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