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同学们观看过“金鸡奖”“百花奖”的颁奖仪式吗?
生:看过,看过,好多明星呢!
师:这些明星们高举奖杯,多激动!
生:激动得一会儿感谢这个,一会儿感谢那个。
师:是啊,他们领奖后都会谈谈自己的感受。格罗培斯手持奖杯,站在领奖台上,会激动地说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说话)
生:首先我要感谢法国南部那位卖葡萄的老太太。她让买葡萄的客人自由选择喜欢的葡萄,我从她的做法中得到灵感,让迪斯尼乐园的游客自己踩出道路。如果没有这位老太太,我不会得到这个奖。
生:我觉得应该感谢迪斯尼乐园的第一批游客,没有他们踩出道路,我也只能得个“最佳创意奖”。
生:这么说,更应该感谢施工部的工人们,没有他们吃苦受累地在第一线工作,我的设想也只是纸上谈兵。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记住了别人对自己的帮助,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师:(意味深长地)我们中国有首歌里是这样唱的“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同学们,格罗培斯还会感谢什么人呢?
生:感谢他自己!
生:(笑)
生:别笑!是该感谢他自己!感谢他自己身上所具有的“认真工作,一丝不苟”。他可是世界建筑大师,当初他随便拿出一个路径设计方案草草完成任务,也就没有这后面的故事了。
师:也就没有这段佳话了。
生:对,还要感谢他对生活事物的认真观察和思考。
师:是啊,成功总是降临在那些认真、执着,又善于观察、思考的人身上。
……
评析:
一、 内化文本的“展示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内化语言,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对话,是困扰老师们的一大难题。我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如果教师能够巧妙运用课文资源,就可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内化语言。那么,到底如何运用这些课本资源,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呢?
课堂接近尾声,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得到了许多的启示,却缺少“一吐为快”的机会。我及时提供给学生说话的情境:“颁奖仪式上,格罗培斯手持奖杯,站在领奖台上,会激动地说些什么呢?”巧妙地为学生搭建可供表达的平台,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迸发出情感的火花,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对话的实质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他们激情澎湃“感谢法国南部那位卖葡萄的老太太。她让买葡萄的客人自由选择喜欢的葡萄。我从她的做法中得到灵感,让迪斯尼乐园的游客自己踩出道路。”“感谢迪斯尼乐园的第一批游客……”“感谢施工部的工人们……”
二、 价值观提升的“催化剂”
价值观是人类对自身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认识和看法。《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价值观的要求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体表述有:“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 等等。
然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完全通过讲授实现的,往往要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去体会、体验、 领悟,通过较长时间的熏陶、潜在的积累而获得。学生需要参与一定的任务和活动来获得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有所感悟。
在本片段的教学中,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感谢”,不管他们是不是模仿颁奖仪式上明星们的发言,也不管他们先感谢的是谁,至少他们已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除此之外,在学生们对话过程中流露出来的品质还有“重视合作”——要感谢施工部的工人们;“尊重他人”——感谢法国南部那位卖葡萄的老太太,感谢迪斯尼乐园的第一批游客。
“我们中国有首歌里是这样唱的‘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同学们,格罗培斯还会感谢什么人呢?”教师意味深长地多此一问,就像那强有力的催化剂,让学生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感谢格罗培斯的认真工作,一丝不苟。”“感谢他对生活中一些事物的认真观察和思考。”这不正是《最佳路径》一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好体现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河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