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我试着做到以下几点,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 抓住学生心理变化,引导学生乐于表达
教师要告诉学生写作文说白了就是“说话”,即把自己头脑中想的意思以最简明最准确最有吸引力的文字表达出来,让别人明白你的意思甚至与你产生共鸣。写作文就是这么简单,不要把作文看成一种过重的负担。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各种文体活动,被称为常胜军的我班同学没想到在地理知识大比拼中名落孙山,同学们情绪低落。过了几天,学校举行了拔河比赛,我班夺得了冠军,同学们那股高兴劲头简直没法形容,抓住契机,我对学生说,对这一胜一负你们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老师说吧,你们就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想说啥就说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畅所欲言,有的同学作文写得生动有趣,故事情节波浪起伏,心理活动惟妙惟肖。同学们在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心理总会产生各种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一种心灵体验,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灵体验,引导学生说出这种心灵体验,写出这种心灵体验,写真情是作文的最好材料。
二、 抓住刚刚发生的事情,激起学生写作欲望
学生写作文最大的难题是“没东西可写”,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身边的人和事,教师不要为教学计划所束缚,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即事即写,让学生体会到作文素材就在身边。
记得在一次语文课上,我正在津津有味地讲着课,学生也正听得专心,突然“哇”地一声,有一位同学呕吐了,刚刚还安静的教室顿时象炸开了锅,同学们都在窃窃私语,这时坐在呕吐同学后面的一位同学主动地走上了讲台拿了工具就默默地打扫起呕吐物,我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当时我想接着上课,但教室一时难以恢复平静,于是,我灵机一动,把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写出来不是既新鲜又感人吗?我果断决定中断讲课,引导学生对眼前的这一幕情景发表自己的看法,全班同学情绪高涨,积极发言,纷纷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及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来,然后布置写一篇作文,结果这篇作文大家写得都很成功。
三、 作文评语富有激励性,增强学生写作信心
作文评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感受,力求富有激励性,让他们感到自己就是一块金子,自己有巨大的潜能。特别是对那些写作文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其点滴进步,并要真诚、热情地鼓励。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他们强烈的爱,感受到自己真的进步了,增强自己的信心。作文讲评切忌发动全班同学找毛病。
教师要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采用多种类型的评奖活动。设置作文“兴趣奖” “个性奖” “创新奖”“进步奖” “希望奖” “幻想家奖” “日记大王”等等。评奖活动面向全体同学,人人参与,人人都可以获奖,使每个学生都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向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