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427802

[ 叶乃初 文选 ]   

人到中年“责”当先

◇ 叶乃初

莫怀戚的《散步》写的是一家三代四口一次散步的小事,叙事简明,全文不足600字,语言平易朴实,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佳作。

细细品读,慢慢咀嚼,既亲情动人,又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文中描绘的初春秀色已展露出春天的勃勃生机。这对于忍受病痛折磨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的母亲来说,显得是不可多得。母亲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因此不愿走出家门。田野初春的秀色令人怡情养性,这必将会给体弱多病的母亲带来生命的活力。“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在我的努力劝说下,母亲才有了田野之行。我的这一番用意,正是为着母亲在生命之途走得更长一点而考虑的。这种超出物质的精神关爱正是母亲所需要的。可这些细节在现实生活中又是最易为人子女所忽视的。《常回家看看》的旋律依然飘荡在大街小巷,不正说明现实中的“老母亲们”还缺少一份精神上的关爱吗?可见我对老母亲的关爱是多么的悉心之至。

散步途中发生了分歧,但却我作出了委屈儿子的决定。这一“决定”确实朴实感人。不禁使人想起晋人李密的那篇著名的《陈情表》来:“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李密所抒写的这份亲情不知感动了多少代人。同样,在我认为,母亲老了,余年不多,相伴日短,尽心陪伴,理当才是。一旦母亲大去,再想去尽孝尽心就晚了,就迟了,岂不让人留下遗憾?这样看来,我的这一决定,确实是顺乎人伦,合乎常情,值得振臂而呼,大力而张!愿这样类似的“决定”在现实生活中蔚然而成道道风景。

我上有体弱多病的老母,下有聪颖活泼的幼子,中有“在外她总是听我的”贤惠之妻,但人到中年的艰难和无奈不能说没有吧。然而作为“人子、人夫、人父”的我,时刻意识到人到中年的责任重大,且把“人子”之责放在首位,同妻子一道共撑人生的那片绿荫。这也许就是为师的我们在引领学生品读这篇美文佳作时所应该悟出的“文以载道”之“道”之“责”吧。“421”家庭蜜罐中泡大的“小皇帝”们太需要认识并懂得这种为人之“道”之“责”了。

人到中年“责”当先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