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这样写道:(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卢沟桥建造在永定河上,这11个半圆形石拱的长度和应该同永定河两岸的宽度相当。桥的两端应该是抵靠着永定河两岸的河堤。由于这11个半圆形石拱的长度不一,大拱和小拱的宽度竟有5.6米的相差。如果我们把这11个半圆形石拱的长度每个都按21.6米来计算,那么卢沟桥的总长度就为237.6米。这跟265米的桥长相比却差了“27.4米”,实际上相差的还远远不止“27.4米”这个数目。然而这265米的桥长茅以升先生是绝对不会计算有误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问题可能就出现在“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这一句的说明语言不够准确上。
这11个半圆形石拱每个单拱的长度实际上是有两个长度的——因为半圆形石拱它是有一定厚度的,相邻石拱的后前两端是紧挨着架搁在桥墩之上的,所以每个半圆形石拱的长度应该分为“内空长度”和包括厚度在内的“外空长度”。茅以升先生所说“每个石拱长度不一”其“长度”一定指的是石拱的“内空长度”,不然我们计算的结果怎么会与实际的桥长有那么大的差别呢?而卢沟桥桥下那十个桥墩总的宽度实际上就是我们计算桥长相差的“27.4米”。如果茅以升先生在“每个石拱长度不一”之中加上“内空”二字变为“每个石拱内空长度不一”,那么“桥长”的问题不就迎“疑”而解,这样说明起来语言不就显得更准确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