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编者为某些课文配置插图总是出于某种需要而考虑的,但并不见得每幅插图考虑得是那样的周全。比如《杨修之死》一文的插图,也许编者的初衷是好的。但笔者认为,这幅插图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相反还会起到不利于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这也许有些出乎编者的初衷意料之外吧。
还是先对课文作一点简要的探讨吧。纵观杨修所犯之“罪”,是不足以让他付出生命为代价的。也就是说杨修不该被杀。就说他所犯的“鸡肋”之罪吧,究竟惑乱了曹操怎样的军心呢?又对曹操造成了怎样的损失呢?杨修被杀,完全是由于曹操的好恶之心所致,是曹操的私心所致。因为一个人的意志和意图,另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被消亡。因为曹操的好恶,杨修的生命就遭扼杀。像这样的人际关系是恐怖的,发生这样的事件是残忍的。课文编者完全没有必要配置这样一幅插图来强化这种恐怖残忍的视觉效果吧。
杀人的场面本来就充满着血腥味。你看插图中的那两个刀斧手每人拿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刀杀气腾腾押着杨修去行刑,还有那个曹操一脸阴险地站在他们后面看着。整幅插图看了让人毛骨悚然。像这样的插图带给心智尚未成熟而心灵尚还纯洁的初中学生绝对不是正义惩治邪恶的心灵快慰,而是杀戮残忍的心灵浸染。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利是弊 ,无需笔者多说了。
就拿现在来说,为什么对于执行死刑的囚犯临刑前不搞游行示众?这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是从维护囚犯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而考虑的。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而课文的这幅插图显然是与这种社会的文明进步相违背的。
因此,建议课文编者慎重考虑,尽快删去《杨修之死》一文的这幅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