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 读 精 思
◎ 朱 熹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①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②,以验其通塞③,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④,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⑤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⑥,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⑦;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⑧。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甲 到,乙 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释】① 遽(jù):仓促。② 之所之:到所要去的地方,即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③ 通塞:畅通和堵塞。④ 安:稳妥。⑤ 夺于公论:被公认的见解所更改。夺,更改,修正。⑥ 徐行却立:徐行,慢慢走。却立,退立。⑦ 节目:木头节子,即关键之处。⑧ 详缓:仔细从容。详:仔细。子:通“仔”。
【悦读练习】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使其言皆( )若出于吾之口然后可以有得( )尔
以验( )其通塞正( )身体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1)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2)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3. 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甲、乙两个横线上各填一个字。
4. 作者在读书“三到”中,着重强调了哪一“到”的重要?为什么?
5. 你能解释成语“熟读精思”的含义吗?文中哪句话能说明它的含义?
夜 雪
◎ 袁中道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①,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②敲戛③,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④,任之而已。鲁直⑤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选自《珂雪斋近集》)
【注释】① 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② 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③ 敲戛(jiá):敲打。④ 流行坎止:在顺利的情况下就行动,遇到困难就停止。⑤ 鲁直:黄庭坚,字鲁直,北宋诗人。
1.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时( )欲登舟至沙市 自叹( )每有欲往( )
辄( )复不遂( ) 任之而已( )
2. 翻译下面句子。
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3. 选文中下雪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作者想要去的地方是哪里?交通工具是什么?
4. “亦复有少趣”,“趣”在何处?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一)1. 都收获验证使……端正
2.(1)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收获。(2)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3. 眼口(顺序不可颠倒)
4. 心到。“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
5. 形容反复地阅读,仔细地思考。“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二)1.当时叹息去,前往 就完成罢了
2. 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任意看数卷书,也是很有趣的。
3. 夜里; 沙市; 舟。
4. “趣”在雪夜聆听竹林里传来的清脆的敲击声,“趣”在坐在昏暗的小屋里感受炉火的温暖,“趣”在悠闲自得地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