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2644

[ 梁素菊 文选 ]   

一言一语总关情

◇ 梁素菊

  《都市精灵》的语言是极具特色和魅力的。作者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真挚的情感都体现在字里行间。
  一、严谨语言中的情感因素
  本文的重要特色之一是语言严谨。表达观点时,作者舒乙只用了三个简短的段落。第一个段落认为“每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第二个段落提出一个城市有没有鸟鱼兽,是衡量市民意识的自觉程度及生活环境质量优劣程度的重要依据;第三个段落要表达的是提倡“与狼共舞”的现代意识。这三个段落逐层递进,准确表达了作者对现代都市美满和谐的生存环境的向往。
  二、生动语言中的情感传达
  作者首先从自己工作的地方起笔,信手拈来,如话家常,把自己强烈的情感融于生动的描写中,让读者能够充分展开想象。请看,喜鹊“成双成对”,“成帮成伙,一来就是一大群,它们高高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充满“生机和欢快”,这些短句节奏明快,传神地写出了喜鹊嬉戏的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人与禽鸟的欢快和愉悦。再看如“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多可爱”,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清丽、明朗的水彩画中。其实,人类正应该关爱动物,保护它们的繁衍生息,才能尽情享受自然,拥有美好和谐的生活。作者并未止笔于此:“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日升飞出日落飞回的习惯,大白天都蹲在城里无所事事,而且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这样的文字就是明证。客观传神的叙述,不着痕迹的内心表白,很自然地引发了我们对自身行为的思考,阅读之余受到触动,忧患意识得以唤醒。
  三、洗练语言中的真情流露
  字斟句酌是本文的又一特色。作者选用的“居高临下” “无所事事” “退避三舍”“司空见惯”等成语,语言洗练,意味深长,画龙点睛。文中还运用一些富于表现力的词语来表现动物的情态,如写海狮,巧用“旁若无人”一词,极生动地表现出海狮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和周围的人一起尽情享受生活的情态,令人难忘。另外,“孤城寡人”“与狼共舞”等词也极具表现力,或化用古典,或语义双关,新意频出,让人回味无穷。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一些短句表达自己的情感,譬如 “碰巧了,还能看见一只小松鼠……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简直是奇迹”“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等,其中充满辛酸与无奈,还道出了自己对自然环境的忧虑,表达了内心的伤感。当我们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情感时,怎能不为之所动?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大自然的奇异美好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在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的今天,舒乙先生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样清新隽永的随笔,诵读百回不厌,它能够让我们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汲取人文精神的营养。
  
  课文背后的故事:
  舒乙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时,曾借用万寿寺当馆所,《都市精灵》的写作便与此馆环境变迁有关。据说,乾隆皇帝为其母做六十寿,曾在万寿寺大搞庆典,极其庄重热闹,“万寿寺”因此而得名。到了清朝末年,万寿寺又成了太后和皇帝的行宫。寺庙周围自古便田园绵延,风光极美,是踏青胜地。加之行宫花园古木参天,树龄几百者难以计数,飞鸟翔集,可谓集自然与人文美于一身的京城胜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万寿寺已成繁华闹市,昔日田园风光不再,人鸟共处渐行渐远,于是作者有感而作此文。

一言一语总关情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