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图景
《迢迢牵牛星》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是《古诗十九首》中的名篇之一。诗歌情景交融,意境丰富,动人心弦。钟嵘《诗品》赞《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读《迢迢牵牛星》可体会之。
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杰出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少习骈文,游于幕府,又学道于济源玉阳山,开成年间进士及第。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潦倒终生。其诗构思新奇,意境深邃,富于文采,独具特色。尤其是《无题》等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世人传诵。
读《迢迢牵牛星》,可以让你感受到诗歌的温厚和缠绵。是的,真正的经典经久不衰,它是毫无雕琢、自然流淌的生命吟唱,百读不厌。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歌写的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间接表现的是人世间思妇的不幸。诗中对织女着墨不多,只用四句描写了一个生活细节:这位素以善织云锦著称的名手,坐在织机前,竟然整天织不出一块布来,而且泪如雨下,可见其忧思之重。诗人不禁发问:“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表面上是对织女的极大同情,而实际上却是在抒发人间思妇的怨愤。
它有平淡的外表,丰富的内涵。
织女隔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情境本极为简单,但作者仅在“牵牛星”“河汉女”前着一“迢迢”一“皎皎”写其状,清冷的环境、哀怨的离愁就尽在其中。它不同于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娇柔,亦不同于易安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苦涩,它的含意十分幽微,不言愁而愁自现,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内涵的丰富同样体现在对织女的描写中。“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言织女之貌美、勤劳。以手写女子的美丽,是古诗词的惯用手法,如韦庄的“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孔雀东南飞》中的“指如削葱根”。而“弄机杼”又最能表现女子的勤劳:“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是刘兰芝;“唧唧复唧唧”的则是花木兰。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无言胜千言,从侧面写出了织女的柔情似水和一往情深。诗歌中的空白让人神超形越,浮想联翩。
它有经典的语言,永恒的意境。
《迢迢牵牛星》最鲜明的特点是叠词的运用。全诗十句,六句用叠词。“迢迢”,遥远貌,“皎皎”,明亮貌,让读者联想到美丽动人的传说。“纤纤”,细柔、轻巧貌,可想见织女的美丽;“札札”,织机声;“盈盈”,水清且浅的样子;“脉脉”,含情相视的样子。这些叠音词状物准确生动,写人形象逼真,表现出一个相思女子的哀怨忧伤。叠词的运用,一唱三叹、回肠荡气,一方面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另一方面,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也在重重叠叠中变得更加缠绵悠远。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好的诗歌都是长在心灵的伤口上的。织女以她的美丽、忠贞、深情,惹人怜爱、打动人心,以她与牛郎永远无法相逢的痛苦成就了不朽的篇章——《迢迢牵牛星》。
同样是写牛郎织女的故事,秦观“反其意而用之”,在《鹊桥仙》中翻出新意,亦成经典。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诗歌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认为两情的久长与否,并不在于能否日日相会厮守。出人意表,让人耳目一新。
织女的心在银河的那一边,李商隐的心又在哪里呢?读《无题》的结果也是——在那一边。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与《迢迢牵牛星》一样,也是从女性角度写对爱情的追求,有悲伤,有痛苦,但更多的是坚忍和执著。不言诗人自己的苦情,单从对方着笔,视角独特,这是表达的巧妙之处。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采用了这种表现形式,“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人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含蓄地表达思念之情。杜甫的《月夜》也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所以读《无题》,表面写的是一个人,其实表现了两个人的互动,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每一个字读来,都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在“相见时难别亦难”之际,女主人公看到的是“东风无力百花残”,心中苦涩,眼前景亦凄惨,互相衬托,颇有清秋寥落的意味。
文学作品中,一片自然的风景常常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苍凉的景物凸显出作者苍凉孤寂的心态,诗人只会倾心那些与其内心情感相通之物。现代诗歌也不例外。“一个人老了/徘徊于昔日的大街/偶尔停步/便有落叶飘来/要将他遮盖”,这是诗人西川笔下的秋天。在秋天大幕沉重的背景下,一个老人看到的是“落伍的大雁,熄灭的火”,还有“庸才、静止的机器、未完成的画像”,可谓境由心生。
如果说第二联着重揭示内心的情感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那么,第三联则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女主人公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这种昼夜循环、缠绵悱恻的感情,表现了她痛苦而执著的心曲。
爱,使人疼痛;爱,更使人美丽,使人永恒。
读《迢迢牵牛星》和《无题》两首诗,我们可以说,爱情之美美在距离,而且几乎所有的经典爱情都在表达一个命题——爱而不得。从《蒹葭》开始,伊人的倩影总是那样缥缈,苦苦追寻仍不见。雪莱曾说,最甜美的诗歌就是那些诉说最忧伤的思想的。正因为爱情永远在那一边,才成就了这些优美的经典诗篇。
《迢迢牵牛星》赏析
这首诗从思妇的角度来写,而且一贯到底。开头两句,先交待男女双方,兼写环境。秋夜星空,皎洁明净,最易触动思妇的离愁别绪,而牵牛织女被银河阻隔的传说,与眼前的环境、思妇的心情很自然地结合起来,诗人的生活感受就在这丰富的想象中展现出来。本诗是织女之词,作者使她始终不离开织机,她的行为和心情也始终是通过织布这一劳作表现出来的。“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两句,把手指的形状、颜色,织布时的动作、声音一并形象地描绘出来,不仅昭示出她长得白嫩美丽,而且暗示出她操作技术的娴熟精巧。“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两句,急遽转折。她虽然整天致力操作,但由于心有所思,当然也就“终日不成章”了;又按捺不住痛楚之情,于是便涕泪纵横了。从织不成章、泪水横流的表象,写出了思妇内心的悲哀。“河汉清且浅”以下四句,是写景抒情之笔。作者把思妇的视野移向星空,她含情脉脉地凝视着银河的那一边,虽只有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却可望而不可即,满腹痛楚之情,不言而喻。
(姜 涛)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此痴情苦意,几于九死而未悔,方能出此惊人奇语,否则岂能道得只字?所以,好诗是才,也是情,才情交会,方可感人。这一联两句,看似重叠,实则各有侧重:上句情在缠绵,下句语归沉痛,合则两美,不觉其复,恳恻精诚,生死以之。
“晓镜但愁云鬓改”,一个“改”字,从诗的工巧而言是千锤百炼而后成,从情的深挚而看是千回百转而后得。青春不再,逝水常东,怎能不悄然心惊,而唯恐容貌有丝毫之退减?留命以待沧桑,保容以俟悦己,其苦情密意,全从一个“改”字传出。此一字,千金不易。
“晓镜”句犹是自计,夜吟句乃以计人,如我夜来独对蜡泪荧荧,不知你又如何排遣?夫当春暮,百花已残,岂有月光觉“寒”之理?此寒,如谓为“心境”所造,犹落纡曲,盖正见其自葆青春,即欲所念者亦善加护惜,勿自摧残也。若以“常理”论之,玉谿下一“寒”字可谓无理已甚;若以“诗理”论之,玉谿下此“寒”字,亦千锤百炼、千回百转而后得之者矣。
(周汝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