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3期 ID: 152838

[ 王文彬 文选 ]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常用教学方法的几点尝试

◇ 王文彬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当前教师需要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常说,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不但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反而会引发许多不利于学习的制约因素,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结合课堂实际,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以便选择出合适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把教学方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这里提出来,以供大家商榷。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法;尝试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的共同特征是以语言作为传递教学信息的主要手段,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方法。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和教学任务的需要,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又常采用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等不同的具体方式。讲授法是教学中应用时间最长、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几乎所有其他的教学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法相配合,才能顺利地进行和发挥应有的功能。讲授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节省教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缺点是课堂上学生的活动较少,容易产生依赖思想。
  2.谈话法
  谈话法也称问答法。它是按一定教学要求,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教学方法。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应预先拟好谈话的问题;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应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都能积极地思考,具有启发性;谈话结束后应及时小结和评价。谈话法的优点是,能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但谈话法如掌握不好,难以控制课堂教学时间。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在小组或全班对教材中的重要问题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以达到互相启发、加深理解的教学方法。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必须具备有关知识基础和一定的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在讨论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搜集资料,写好发言提纲;讨论中应注意引导,防止偏离中心;要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讨论后应及时总结,指出优点、缺点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讨论法的优点是,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局限是,只适于高年级的学生;讨论要引向深入比较困难。
  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对实物和现象的感知、观察,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深化对教材中理论的认识,或者用获得的感性认识去验证已学过的理论知识。中小学教学中常用的这类教学方法有以下两种。
  1.演示法
  演示法是向学生展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按不同的演示材料可分为:实物、标本、模型演示,图片、图表演示,实验演示,音像演示等。演示法的要求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掌握好演示的时间,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演示中要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过程;演示法必须有讲授法或谈话法的配合。演示法的主要特点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参观法
  参观法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对某一特定的场所或工作现场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根据参观的目的、要求,参观可分为:课前参观、课后参观和教学进程中的参观。参观法的要求是:明确目的,充分准备;做好参观过程中的指导和参观后的总结工作。参观法的优点是,形象、直观、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是要受参观场所、条件的限制;组织参观比较费时费力。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是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技能,培养能力,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活动,以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扩法。练习法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教学方法。在中小学教学中,任何一门学科都要运用练习法。按照练习的性质,练习法又可分为:智能练习(作文、计算技能的练习),操作技能练习,行为习惯练习。练习法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练习法的根本意义在于促进学生手脑并用,理论与操作结合,认识与行动结合。练习法的要求是:明确目的;练习题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切忌简单重复和使用题海战术;要科学地分配练习的时间和练习的次数;练习的答案应及时告诉学生。
  2.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材料,在控制某些条件下,通过观察事物及其过程的发生、变化,使学生理解、验证知识并形成技能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的要求是: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制定实验计划,确定实验目的,检查、试用实验仪器;在实验进行中指导学生严格按程序操作;注意观察实验对象的变化并及时做好记录;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在认真分析有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法的优点是,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实验能力和进行科学实验的探索精神。
  另外还有教学实践活动法、研究性学习方法等,这里就不在详述了。
  
  
  作者简介:王文彬,河南省高级技工学校。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常用教学方法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