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设问是英语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教学法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从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以及提问与所学文本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课中有效设问。
[关键词]英语课;设问;有效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最主要途径。提问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所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使用特定的语言结构,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鼓励学生参与活动等(Richards &Lickhart,1996)。本文以教学案例为例,就如何在英语课中有效设问做一个探讨。
一、所提问题应与文本有内在的联系与切合点。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找准切入点,才能站好本位,教学才能贴近学生,为学生所喜欢,真正成为学生的英语课堂。以wild animals 为例,教师想到教学文本是有关动物的,而小学生非常喜欢动物,这正是一个良好的切合点,于是在上课之前用一首优美浪漫的动物英文歌曲伴随 着十分有趣的动物互相嬉戏逗趣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再顺理成章的给出本课第一个问题:“Do you like animals?”学生欣然回答“Yes”此时教师感觉到同是一个“Yes or No question”,但是学生是真正的走到了老师设置的情景之中。那就是因为把握住了文本与问题的联系,找准了切合点。
二、要让各环节之间衔接的问题有效.
有效的设问是看似每个问题都是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各个问题之间应该是有着内在联系:或是因果,或是必然,或是递进,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才能与老师共同学习。例如,在wild animals 这一课中,由英文歌曲提问“Do you like animals?”由动物视频设问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 启发学生思维。再问,“Besides these animals,what other animals do you know?”激活学生识记性知识。由学生的回答再递进“what wild animals do you know?”引导学生进入正题再层层递进:I have got a passage ,it is about 2 wild animals. What are they?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进入到了正文阅读。顺利自然地过度到第二环节。
三、以激发学习兴趣为课堂提问的切口,增强学习的内驱力,保持有效的学习主动性。
“学习中没有问题是缺乏求知欲和懒于思考的表现。要发展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就要生成问题、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决定学习绩效的关键。在英语课教学中,提问看似简单,但要达到问题有效,并且能激发学生兴趣,需要深入琢磨:琢磨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规律,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激趣的目的。例如:在讲wild animal 这一课时,结合学生喜欢动物的这一特点,借用动物世界的相关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再顺理成章的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引情入境,效果很好!
四、所提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尽量实现与全班大多数学生都有交流,教师要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语言能力的个体差异等,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材料设计有关引发学生识记、引发学生判断、引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创造等方面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例如:在wild animal 这一课中有如下问题代表了以上几种类型:What wild animals do you know? (引发学生识记)Is it more or less? (引发学生判断)What can we do to help them? (引发学生思考)。以上问题关注了各个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认知程度,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成功的课堂提问,不仅要符合新的教学模式、《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而且也应该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教师只有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才能摸索出更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2]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3]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4]罗晓杰 ,牟金江。2002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5]Richards,J.C&Lockhart,C.1996. 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Classroom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作者简介:罗海红,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一小学英语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