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以完成合格的毕业论文来毕业离校,是我国大中专院校的一个制度。而高职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时候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有一定原因的,我们只有从原因中找到解决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关键词]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途径
学生以完成合格的毕业论文来毕业离校,是我国大中专院校的一个制度,硕士、博士的毕业是如此,高职学生也不例外。由此可见,毕业论文是衡量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同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科学定位,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为高职院校指明了教育方向。高职学校的毕业论文即是以此为出发点来指导学生的。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
高职院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要求与普通高校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相同的是同是毕业论文,都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及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作为论文都具有论文的基本特征;不同的是普通高校强调论文的学术研究,而高职院校毕业论文强调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并且通过论文的写作过程来考察学生把实际应用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能力,查询资料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职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有意义的。教师通过对论文题目的拟定、指导,也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通过近几年的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我发现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袭现象,利用网络抄袭是主要途径。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可以说是"拼凑"而成,一篇论文上下不衔接,看不出观点,连论文的基本技能要求都达不到。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去做论文,学生从网上拼凑,三两天就可以完成,所要求的实践、观察、总结等等都抛之脑后,浪费了大量宝贵实践却起不到任何效果。这样的毕业论文,使老师在指导的时候处于两难境地,也影响到平时上课的评价标准,让教学迷失了方向。而且,对学生的道德方面也是一个考验。
二、毕业论文(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论文目前的现状,老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原因都有。作为老师这一方来说,有些学院要求老师为学生命题,因为学生自己命题很可能把握不住方向,或者命题不切实际,大而空。但其实有些老师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所命题目不仅大而空,难以把握,而且和学生的实际程度和能力也不相符。再则,老师指导时的重视程度以及指导方法都对学生作毕业论文有影响。从学生这方面来说,他认识不到毕业论文是个提高实训实践能力的途径,是把实践实训做个总结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文字表达能力的练习,单纯为完成论文而完成,为毕业而毕业,所做论文当然会拼凑,会抄袭。当然,如果让学生自己命题,他会选择材料多,好查阅的题目。这种动机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三、改善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严把论文质量关,让每一个毕业离校的学生都名副其实,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是学校和老师共同努力的目标。具体说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第一:要注意平时抓好学生的实践实训能力训练,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功夫下在平时,学生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才不会出现不知如何入手,进而七拼八凑的现象。论文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较量,如果平时知识积累丰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强,会总结,会查阅资料,会用电脑常用软件进行写作编辑,那么完成毕业论文就会非常顺利。这个方面需要老师去引导,或加强训练。
第二:学校和教师对毕业论文工作要有足够的重视。由于多年来大专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抄袭、拼凑的情况严重,很多教师甚至一些专家认为,这样的毕业论文没任何意义,因此,取消大专高职学生毕业论文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对学生写毕业论文失去了信心,
觉得这是多年的现状,自己无回天之术,说不定哪天就取消了。在组织指导学生写作时就懒于多说,在答辩时也放松要求。这种放松,不仅使以前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改善,反而让问题更突出,更严重。看来,毕业论文工作不能放松,只有足够的重视,才能改善现状。
第三:对指导教师把好关。对指导教师的把关,一个是人选的把关,选择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指导学生有经验的老师。有些老师由于资历阅历浅,水平有限,自己还作不好论文,如何去指导学生。一个是教师所出论文题目的把关,所出论文要切合学生实际,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目标,杜绝大而空,那些纯粹学术研究性的题目也要杜绝,它和我们高职教育以实践技能为主的教育目标相违背。对指导教师的把关,要求教育部门及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对指导教师的人选做出要求,对论文题目做出要求。不从上对教师加以约束,放任自流,那就无从对下面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
第四: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加以监督。教师要严格让学生按规定的程序来完成,比如检查学生列的提纲,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思路,指定时间让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收集资料,对需要实践完成的部分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学生的初稿,修改稿,定稿教师及时看,指出修改建议。经常和学生沟通,学生论文进行的每一步教师都了如指掌,就不会出现有些学生在论文上缴期限的最后几天从网上拼凑一篇的现象。
作者简介:刘燏,郑州轻工业学院民族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