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表现和成因上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应对措施上必须对症下药,既要有一般的、普遍性的办法,也要有个别的、特殊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处于特殊时期的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6%—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并且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日益上升的趋势。这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而且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困难,给家庭造成了负担,同时可能诱发违法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深入探讨相应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新世纪现代化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1.人际交往困难。
人际关系障碍已成为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敏感问题,有些大学生由于性格敏感,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冲突,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产生压抑和焦虑;有些大学生由于沟通能力不足,缺乏社交知识和技能,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逐渐自我封闭,甚至产生暴力倾向。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就是由于缺乏人际交往能力而导致了严重恶果。
2.沉迷网络,厌学、违纪。
表现为缺乏求知欲,对所学专业的任何课程均无兴趣,而对网络游戏却情有独钟,毫无节制。彻夜上网,白天上课则精神萎靡,甚至课上睡觉,严重者旷课违纪学业逐渐荒废。第一,厌学情绪较为普遍。高职院校的教学主要倡导以自学为主,教师为辅的学习方法。高职学生本身就学习基础较差,加之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的通病,逐渐产生厌学、畏难、怕学的思想,产生挫折感,引起心理障碍。一些同学在进入高职学习后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相互比较,自己在学习或者其它能力上显得平常,甚至处于下游,受外界因素影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产生的失落感常会带来心理问题。
3.忧郁、悲观。
表现为对未来生活目标迷茫,在学习、生活中不思进取,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对人生失望、悲观。曾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人员从部分院校提供的300份休学样本中了解到,疾病是休学的主要原因,占80.7%,其中因心理问题和精神、神经疾病休学的约占1/2。
二、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1.发挥学校教育职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高职院校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领导责任、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工作场所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认真的贯彻和落实,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创建一个和谐、优美、宽松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营造一个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互动对话的生态教育环境及时、有效地处理和排除高职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健全管理体制。
首先,学校应着手建立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教师和心理辅导或咨询人员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负责日常心理咨询工作。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将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管理归属,可由一名主管领导负责,学工处具体组织,建立必要的规则和管理程序,使工作按部就班不断规范。机构的建立、人员的配备、制度制定,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开展的关键。
3.有计划的做好调查分析,坚持课内外教育相结合。
及时了解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做好调查分析,强化信息交流,探索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总结经验。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也要利用《思想道德修养》选修课优化课堂教学,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除了日常学习、生活中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要注意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加强人生观和就业观教育,使学生既要有竞争意识,又要有承担风险的精神,既要有争取胜利和成功的信心,又要有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心理准备。
三、结语:
实践证明,一个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能够抵御或承受外来的劣性刺激,保持心理的健康和适应。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离不开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社会几方面的共同努力,而注重学校心理辅导是培养学生在心理素质提高的实施途径,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并根据高职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充分调动各种有效资源,有意识的探索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彭艳红.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2]庄佩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作者简介:李小凯(1984—),男,湖北天门人,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