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演唱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民族声乐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声乐是一种表演艺术,表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是不容忽视的,民族声乐演唱中形体表演泛指演唱中四肢五官的动作表情,它们在演唱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能进一步辅助歌唱表情达意,活跃气氛,塑造完美的舞台形象,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只有"神形兼备",才能使演唱更完美。
[关键词]作品情感变化;民歌风格特征;音乐风格
一、什么是民族唱法
按照中国人民的美学原则和欣赏习惯,用善于表现我们民族性格特征、精神风貌、字音语调、旋律特征的音乐形象和歌唱技巧,演唱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各种具有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的唱法,称为民族唱法。民族唱法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长,并与形体表演浑然一体的声、情、字腔相映生辉的综合演唱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神形兼备、唱表结合、载歌载舞的二度创作原则。
二、抓住歌曲的时代特征和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
1.掌握好歌曲的内容和风格
每一首歌曲都是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趣,它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思想内涵,由于作者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处世态度及个性的不同,在处理题材、表现手法和技巧运用方面各有不同的特色,从而形成作曲家特有的风格特征。近几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带出来的一系列新民歌如《西部扬帆》,《峡江情歌》,《美丽家园》等歌曲,内容形形色色,不仅反应了当代人们生活富裕了,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2.歌曲创作除了创作的时代和所表现的内容决定风格外
风格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歌曲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艺术特征,他们不同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形成了他们在艺术上的独特风格,同样是民歌,东北民歌和新疆民歌就有着明显的区别,东北民歌的特点是豪放,并具有一定的诙谐性,而新疆民歌则是欢快和典型的舞蹈特征,这和他们能歌善舞的民族习俗是分不开,至于旋律和语言两种民歌的区别就更为明显。
三、把握作品的情感变化
歌曲情感就是歌曲的基本情绪,演唱者必须通过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决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歌曲的“喜、怒、哀、乐”之情。歌唱是要表现一定的情感和内容,要想打动听众,必须以情带声。有的演唱者由于只片面追求声音,虽然声音有一定的强度和亮度,但缺少真情,声音也就苍白无力了,一定要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如果演唱者只是像背书一样地将歌唱完,又如何能够动人呢?但是,表达歌曲的感情过于夸张,其结果事于愿违,同样打动不了听众。每一首歌都有表现其不同的情感,如歌颂祖国、英雄为主题的歌曲,表现的是赞美、崇敬、深情、庄严、亲切、真诚……等,对人或旧社会进行控诉的歌曲,表现的情感则是悲愤、仇恨、沉重、压抑……等。描写孩子们愉快生活的歌曲,表现的情感则是轻松、活泼……等等。通过深入研究歌曲的词意,把握歌曲的情感,才能有助于歌曲内容的表达和形象的刻画,在演唱声乐作品之前,必须给所演唱的歌曲的情绪定位,例如《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曲的情感,应该是歌颂、痛恨、赞美三种情绪的结合,要把握这三种情绪来演唱,除了采用不同的音色变化和力度变化来表现,还要仔细分析歌词,抓住“关键字”的处理,例如,A段开始是典型的山歌风格,要用明亮的音色唱出前两句,这两句“党”字都落在主音上,要唱得舒展、明亮,第三句是连续的切分节奏,使感情不断推进、起伏、直达A段的高潮。“党的光辉”中“光辉”二字要唱得高亢明朗、充满歌颂性,B段从“旧社会”起,表面对旧社会痛苦的回忆,音色要暗淡,速度应该慢些,突出“鞭子”二字,语气上要沉重一些,在“母亲只会泪淋淋”速度开始放慢,声音弱下来,下一句“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从感情上、速度上、音色上要突变、力度上加强,要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气势。反复A段回到现实中,感情亲切、真挚,应该用流畅、舒展的声音来赞颂对党的热爱之情,通过对歌曲的整个情绪进行深刻理解,演唱的艺术表现才更真挚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舞台的表演艺术
演唱者在台上往往动作僵硬,表情不自然,注意的只是自己的方法、音量,对自己的体态动作考虑较少。然而表演是帮助我们演唱好充分抒发感情的一个重要部分。演员和听众在音乐中应有交流,听众不仅仅是用耳朵欣赏歌曲,同时还要用眼睛欣赏演员的表演,因此歌唱者就应以最自然的举止出现在听从面前,让听众在歌声及演员的姿态举止中受到艺术的感染。演唱者的台风包括台步、站位、面容、目光、形体表演动作,服饰都要得体、大方,所有这些注意事项中最为重要的是演员要用自己真挚的情去唱,要把歌曲中的欢乐、痛苦、愤怒、哭泣那种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把演唱者的声音和引人入胜的艺术形象融为一体,使听众深深地受到感染,难以忘怀。
总之,声乐艺术是通过美的声音、清晰的语言、真实的情感及运用熟练的技巧,直接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艺术。作为声乐表演者来说,学习民族声乐是一个艰辛、细致、漫长的过程,其人格魅力的生成,需要长期的文化艺术修炼与涵养。要不断的去研究探索,不断的实践,让心灵永远生息在艺术表现里,才能完全投入到声乐表演艺术的创作之中。
作者简介:张琰芹,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