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选取了山东省临沂市的中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统计资料的具体分析,对目前中学教师体育消费的现状做一个大概的描述,并提出了影响中学体育教师体育消费的因素,针对调查分析,从国家、学校和教师层面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学教师;体育消费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中学教师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中学教师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职业劳动时间短,工资稳定,有保障,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中学教师却在体育消费方面没多大的变化。中学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大使命。良好的身体无论对中学教师还是整个教育事业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中学体育教师消费现状的调查问卷设计
1.调查目的
本调查旨在了解中学教师体育消费的现实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定性与定量分析,了解中学教师体育消费的目前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2.调查对象与方法
笔者考虑到选取被试的随机性、问卷的回收率和研究的经济成本,为了比较上的方便,本文选取了临沂市的中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研究基本方法是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主要采用单项选择题。问卷共发放300份(其中男教师150名,女教师150名),收回有效问卷283份,回收率94.3%,数据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收集处理。
二、中学教师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中学教师体育消费观念调查分析
体育消费的观念是通过体育消费态度表现出来的,是体育消费个体受到各种内外刺激所产生的消费欲望。86%以上的中学教师赞同体育消费。其中非常赞同的占到了41.8%。这表明,对体育消费持认同的态度。但通过与个别教师的访谈得知,虽然新课改后实行双休和取消了晚自习,他们还是忙碌的很,除了正常的教学外,问题学生的教育、学校繁忙的事务、升学的压力、各种业务培训和职前教育等等几乎占满了教师们的时间。中学教师们平时锻炼少不是因为不爱运动,而是因为工作压力实在太大,没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消费。
2.中学教师体育消费结构调查分析
通过本文的调查,中学教师体育消费具有自己的特点。从这些特点可以反映出中学教师体育消费的趋向。笔者对中学教师目前主要的体育消费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学教师消费在运动服装和体育器材方面分别占了50.8%和27.4%。这表明,中学教师体育消费基本以实物消费为主。这也同时反映了中学教师体育消费意识、消费观念还没从根本上转变,只注重实物消费,忽视了替他类型的体育消费。[1]中学教师用于体育场馆健身、购买门票的比例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场馆设施落后、票价昂贵也是导致这一比例低的原因。
2.中学教师体育消费水平调查分析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或劳务消费资料的消费数额,用消费货币数额来衡量,从侧面反映国民对体育的认可程度和和购买力的表达方式。进行体育消费不但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前提,也是体育活动存在和发展的保证。[2]对于中学教师每年用于体育消费的费用,我们也做了这方面的调查,中学教师体育消费每年消费支出在100元以下的占60.7%。 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能力有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的关系,两极差距较大,研究生文化程度的居民全年平均体育消费1378.63元;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群全年平均体育消费119.28元。[3]以上数据说明中学教师的体育消费相当于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群,总体处于低水平阶段。
4.中学教师体育消费动机调查分析
体育消费动机是指人们在体育方面进行消费的一种内在的原因,是直接促使人们体育消费的直接动力。一般地,人们的体育消费动机不外乎强身健体、缓解压力、健美减肥等方面。[4]那么中学教师体育消费动机又是如何呢?在中学教师体育消费动机调查中,强身健体占44.7%,缓解压力占13.5%,健美减肥占18.6%。可以看出,中学教师参加体育消费的动机是明显的,强身健体是首要目的,其次是缓解压力和娱乐时尚。调查还发现,女教师体育消费的动机大多选择了健美减肥,这也表明男教师和女教师体育消费动机的差异以及女教师体育消费的多元性。
三、影响中学教师体育消费的因素
1.经济因素
消费最终借助货币这一支付手段得以实现,一定的经济条件是实现中学教师体育消费行为的必要条件。经济收入是影响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经济因素的影响,对体育消费是根本性的。对那些收入高的职业群体来说,他们可以支配更多的经济资本,体育消费能力也会大大增加,而且在消费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有了去追求高质量、高享受、高价格的消费的可能。而那些低收入职业群体,面对同样的消费需求,他们的选择是有限的。
2.闲暇时间
体育消费是一种特殊消费,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当人们的闲暇时间减少时,体育消费就相应减少;而当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时,体育消费就相应增加。2008年,山东省教育厅出台文件,要求各地取消中小学教师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坐班制度,为广大教师正常的读书、生活、闲暇提供了保障。
3.个人兴趣
兴趣影响着消费者对某种事物、产品或服务的爱好程度。消费者对某种事物、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喜好程度越高,消费者就会选择越高的消费。[5]生活中有些中学教师愿意花大量的金钱购买像李宁、乔丹这样的名牌运动鞋,有些平时省吃俭用节约钱用来购买体育彩票等等,这些都是他们个人兴趣不同所致。
四、提升中学教师体育消费的对策和建议
1.国家层面
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同时“三个增长”原则也明确规定了“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这项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切实提高教师经济收入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只有教师经济待遇得到提高,教师才能更加自主的消费。其次,政府应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改善中学教师体育消费的环境,满足中学教师体育消费的需要。
2.学校层面
如前所述,教师们并不是不爱锻炼,而是或因没有时间,或因没有足够的人员进行集体活动,或因运动的氛围不好,体育锻炼不能得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思考,学校能否也像开展教研活动一样,规定一个时间作为集体锻炼的时间。这样,既释放了教师紧张的工作情绪,使教师因能从事喜欢的运动而心情愉悦,又增加了教师们互相交流、增进感情的机会。
3.教师层面
中学教师自身应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生命在于运动观念,树立体育锻炼是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和自我健康、科学健身的观念。中学教师应该转变体育消费意识,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由单一的、实物型消费转为多元的、劳务型体育消费。
参考文献:
[1]董雪莲.孙兴东.淮安市高校教师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08:25.
[2]潘宏伟.四川高校研究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3]戴恩冰.山东省高校女教师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6.
[4]袁燕.吴春成.南通市区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5]肖焕禹.申亮.上海市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消费趋向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2.
作者简介:孙允锋(1980—),男,山东省费县人,聊城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一般训练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