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从中国文字的意美、音美、形美等审美特征,并把它们如何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展开探讨,尝试对中国汉字的民族符号性进行总结和拓展,提出了对中国汉字的设计运用的形式,必须在准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按照设计规律,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创造汉字字体的视觉规则。
[关键词]中国文字;现代设计;系统化;特征化;传统符号
中国文字源于象形文字、衍为六书,即尽文字之用,而其结体,仍不失艺术之价值,中国一切艺术无不基于文字,从邓散木著的《篆刻学》文章里,可以看出文字是艺术表现的基础。同时也说明了汉字的形态与结构上的特点,以及直观的指出汉字造字原理所归纳出的“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特征。由于汉字本身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创意性,为设计字体和汉字标识图形设计带来极为有利的条件与广阔天地。
鲁迅先生亦称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字体的发展上看,我国最早的可识性文字,或称真正构成文字条件的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和金文以自然形象为基础,将形、声、意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简洁而又生动。甲骨文的字形往往大小长短不一,无严格的约束。文字的字体、大小、排版设计都可依据着行款与篇章的需要安排,并且变化多端。同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增一笔减一笔无关紧要,有的同一个字多达几十种字形。此外,每个字的偏旁部首在位置上也可以挪动,甚至同一个字可以正写、反写、倒写。如福字的“字”旁,左右都可以放置。又如佳字,正反都可以写。作为可识性最强的甲骨文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合文。从外形看是一个字,分开来实际是两个字合在一起。合文的书写形式流传了很久,两周时期的金文,秦汉时期的简牍、瓦当上都有把汉字设计成适合纹样的案例。如今合文在现代字体设计上是常见的表现手段。几千年的汉文字的处理方法,与现代文字图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不少构思至今令人叫绝。我国著名的图案专家雷圭元先生曾经指出,中国的纹样,中国的图案是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东西,是中国老百姓最亲切、最熟悉的语言。无论今后中国怎样发展变化,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深刻的内涵,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但是,汉字在现代设计的运用,绝不是将汉字和传统纹样简单地安排在设计上就能奏效的。汉字作为民族性的一种符号,不只是一种表象,而且是民族精神、民族气质的综合体现。旧时代的东西运用到现代艺术、现代设计上,有一个改造和变通的过程,必须来一番再创造,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鲁迅先生指出:“采用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又指出:“旧形式是采取,必有所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革新。”中国现代字体设计是建立在优秀的历史文化基础上的,与此同时,又必须强调时代精神的体现,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现代字体设计集实用与美感双重需要,必须符合工业化设计总体上的策划安排。根据设计的需要,文字分牌号、标识性文字,广告性文字和装饰性文字等。作为牌号、标识性文字,强调文字的视觉和听觉感,要求形态简洁易辨,特征突出。作为广告性文字!要求文字的扩张和传递速度。装饰性文字多用于吉庆场合,强调文字的艺术感染力和装饰美感。用于书籍装帧设计的文字,更是要发挥文字所蕴藏的内力和含义。在这里,文字是精神的造型化。各种不同的文字,如看的文字、说的文字、诵读的文字,通过设计师富有生命力的创造和组合,注入文字以丰富的情感与性格,或抑扬顿挫,或急缓强弱,极尽文字的表现力,以感染和震撼读者。另外,现代经济形式促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商品从狭小的销售范围走向国内外更大的市场。广告与包装上的文字不可能仅使用一种文字。英语作为国际上的通用文字,越来越广泛地与本土文字配合在一起用于各类设计。自选商场、无人售货以及电讯订货等现代销售方式的建立,包装不仅作为存放、保护商品的一般性工具,还担负着广告说明、介绍商品、售后服务等多项功用。包装上所使用的文字将更多更复杂,设计的难度也更大。因此,不仅要研究汉字的形态与排列,还要研究外文字母的形态与排列,特别是要研究汉字与外文字、拼音字母之间的组合规律。
在英文与本土文字的组合方面,香港与日本的视觉传达设计是比较成功的。香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语言环境是英语与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字体设计方法必将以崭新的形式出现。瑞士设计家阿尔敏·哈夫曼先生指出:“过去的印刷技术将彻底的更新,被新的科技所代替。从事字体设计工作的人们发现,他们的任务已日渐转到如何去组合结构现成的字体方面了。由于若干年后字母的发展,必然取决于权威的造字技术人员的影响,这样,设计家就能大体估计出这种发展将以什么形式进行。”这就意味字体将有明确的分类,并逐渐系统化、特征化。作为字体符号一一文字、字母,即如同音乐中的各种音的符号,设计师如同一个作曲家,可以自由运用各种字体体系的符号去组合排列美丽的文字书画。
字体创意就是在创造一种视觉规则。汉字设计,就要对点、横、竖、撇、捺等等基本笔画的视觉形态作出规定,对笔画的组合方式即字的结构作出规定。新视觉规则的贯彻,必然带来新风格。新规则既可以是整体的变革,也可以是局部的改良。不能要求一种创意字体里所有笔画和结构都要重新确立规则,一点一画的有规律的新变化也可以体现出一种创意。
中国汉字是最有民族特征的传统符号之一,是具有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人审美选择与认知的结果,是一种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的语言。所以对中国汉字精神的化用,必须深入理解、挖掘、提炼、拓展,在准确把握中国文字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处理好设计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创造出独特的民族本土设计汉字图形和风格,设计出具有现代性、民族性、文化性和个性特色的作品,在国际设计舞台展现具有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精神的现代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寻胜兰.源与流[M].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7.5
[2]代福平.字体创意[J].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8
作者简介:陈锋,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