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3期 ID: 152767

[ 王瑛 文选 ]   

对高职高专教学的几点思考

◇ 王瑛

  [摘要]英语教学在高职高专教学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我校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现状却并不能令人满意。英语程度差别较大,教学模式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使我们深感到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的紧迫性。
  [关键词]高职;英语;语言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需求多元化背景下,国家教育部一直在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方法陈旧,往往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身特征,常常照搬普通高校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模式,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教学方法的陈旧、教学手段的落后,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不到培养。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也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曲解了英语教学的目的和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材问题
  虽然我校高职高专学生普遍底子较差,但在笔者对所在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20%的学生英语基础好、50%的学生相对英语基础较好,还有3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但由于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基础较好的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还较为薄弱。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据了解,07年之前,我校高职高专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和本科生所使用的教材是一样的,但由于难度较人,且教材内容陈旧,不能适应于目前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因此,07年开始,高职高专学生所使用的教材改为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英语》,其分为4册,但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课程设置所限(人学英语只开设一年),《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只能进行1、2册,这对于70%的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因此,如何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选取,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成为我们现阶段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2.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由于教师自身素质存在差异,有些教师不能解放思想,缺乏改革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这样改变教学思想、探索教学方法就仅限于口头上,或者接受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利用,不能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比如,传统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如何灵活应用,才能使学生最大化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要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时代和科技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之外,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也成为必然趋势。但目前我校高职高专学生所在的北校区,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听、说需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由于教师自身素质存在差异,有些教师不能解放思想,缺乏改革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这样改变教学思想、探索教学方法就仅限于口头上,或者接受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利用,不能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比如,传统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如何灵活应用,才能使学生最大化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3.高职高专英语考试方式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考试对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高专英语考试方式基本上是高中考试制度的延续,其导向功能发生偏差,考试方式存在许多弊端。目前,对高职英语教学的评价,多数院校采刚的是“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这把尺子。那么,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测试剑底占多少分呢?纵观历年的真题,我们就能发现,听力和应用文写作所占分值过少,“说”的能力根本没有考查。因此,任课教师也就自然忽视了这些方面的训练,所以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哑巴英语”就不足为怪了。同时,考试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期末一次性考试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目前的课程考试绝大部分安排在每个学期末进行,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期末一次性考试受试卷容量、考试时间限制,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全过程。一张试卷要涵盖一个学期的知识量,并且要求学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反映出自己获取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给出卷的教师和应考的学生以巨大的压力。一次性闭卷笔试难以体现课程的特点,难以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考核学生除记忆和简单推理之外的技能,又易造成“一考定成败”,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而不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的有效途径
  1.合适的教材选取
  高职高专英语的教材建设,必须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来开展。基础课程教材要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教材建设不仅要注重内容和体系的改革,还要注重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跟上科技发展和生产工作实际的需求。同时,必须加强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提高教材质量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支持教师编写一批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高质量的好教材。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是教材建设的基础,教材编写工作要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相结合,同时,教材建设要推进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协调发展。
  2.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
  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也走进了英语课堂。新形势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也应引入多媒体教学。它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节约板书时间而且替代了静止呆板的教具,参与了直观教学,能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视听立体英语画面,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境。单纯的单词、句子和文章的授课,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容易产生疲倦感,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单词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记忆。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让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然而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手段,决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所以教师不能盲目地完全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了教师作为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重要作用,而是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学。
  同时,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依据课程要求,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使各类学生,人人有兴趣,人人有所得,在各自的程度上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素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向以学生为中心、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转变,更是为不同起点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进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特色培养,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打造学生白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平台。
  3.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的目标和对教学内容的明确要求,也是社会对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期望所在。因此,考试制度的设立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从学校育才的角度看,考试对成才的影响属外部因素,它能借助考试的内容、教师的言行、应试环境及考试结果,激发和诱导学生思想、动机和意志的产生与发展,促使学生向规定的培养目标进取。因此,大力推行英语考试制度改革,使得考核方式能更好指导教和学,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考试制度的改革,应以素质教育为本。科学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融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以创新教育为核心评量、选拔人才,督导教学双方的教育目标,鼓励学生质疑、批判、创新,并促使他们发展获取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黄远振著,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王瑛(1984—),女,陕西渭南富平县人,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教学管理。

对高职高专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