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3期 ID: 152792

[ 许岩岩 文选 ]   

以英汉动物名词内涵为例看英汉词汇差异

◇ 许岩岩

  [摘要]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大量的动物词汇, 由于受社会文化的不同,致使英语汉语词汇呈现四种关系:即英汉语的对应词指示意义基本相同,比喻的形象也大致相同; 英汉语的对应词指示意义相同, 比喻的形象部分相同; 英汉语对应词指示意义相近, 比喻的形象不同或相反; 英汉语对应词指示意义相同, 汉语中可找到与其相同比喻形象的其他指示词。本文将以动物名词为例从微观上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看英汉词汇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动物;英汉词汇;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镜像反映。词语是语言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英汉民族有许多相同的生活经历或相似的感受,使两种语言在使用动物词语方面出现了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语用。例如:英汉语都有用狐狸比喻狡猾( as sly as a fox);用百灵鸟比喻快乐( as happy as a lark);用猴子比喻聪明( as clever as a monkey)的相同用法。这些比喻上的形似和意似属于文化重合现象(cultural overlap),体现了英汉民族的语言共性。然而,由于民族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方式的差异,加之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的迥然,各个民族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特异性(即文化个性) ,这种文化形态反映在动物词语方面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汉语的对应词指示意义基本相同,比喻意义也大致相同
  英汉语中有许多动物词汇其文化内涵与其对应指示意义大致是相同的,这是缘于动物词汇的本质含义。另外人类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 我们有相似的生存环境、相似的心理活动、相似的认知能力,这导致动物词汇有被赋予相同或相似文化内涵的机会。如:
  1.像狐狸一样狡猾( as sly as a fox)
  在中文和英文中,狐狸都代表狡猾,所以当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说:“as sly as a fox”,以中文为母语的人能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准确地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会认为“他像狐狸一样狡猾的”。狐狸,在英汉不同的语言文化里被赋予了相同的文化内涵,即给予了相同的比喻意义。
  2.像猪一样胖( as fat as a pig)
  无论对中国人还是对英国人来说, 猪的第一个特色的就是胖。这也代表了懒惰、愚蠢、贪婪、脏或没礼貌。如:eat like a pig(狼吞虎咽); make a pig of oneself (吃得过多) ;buy a pig in a poke (乱买东西, 盲目跟从)。
  与此同时,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很多外来词进入这两种语言。我们能找到一些习语都具有相同的表意和相同的语调:(1) 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2)a dark horse黑马
  二、英汉语的对应词指示意义相同,其比喻意义部分相同
  英汉动物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其对应词指示意义相同,但除了相同的文化内涵,还有其各自的民族特点。
  在英语和汉语中,汉语的“绵羊”、“山羊”、“羔羊”和英语的“sheep”、“goat”、“lamb”分别对应。羊在汉英文化中都可被用来比作人。汉语文化中,羊象征着吉祥如意,有“吉羊”之说,也亦有“三羊开泰”之语。在西方《圣经》中的sheep 有纯洁的象征,喻指“善良的好人”,但有时也有贬义,即“有罪的众生”。
  如,The lost sheep (迷途的羔羊) ,源自《新约·马太福音》,耶稣多次提及并讲述的牧人失羊、找羊的故事。原义指“尚未悔改的罪人”,喻指“误入歧途者”。Sheep that have no shepherd (没有牧人的羊) ,源自《新约·马太福音》。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宣讲福音,治病救人。他见有许多人受苦,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没有牧人一般。”现指“乌合之众”、“没有领导的群众”。而在汉语中“羊”就没有这些含义。羔羊在汉文化中是纯洁无辜的象征,在西方基督教中“, lamb”也是纯洁的象征,此外,还象征耶稣基督。
  三、英汉语对应词指示意义相近,文化内涵不同或相反
  因为人类文化的共性,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实都存在类似的见解与认识英汉语动物词汇中还存在一些指示意义相近,英汉文化内涵的感情色彩差异较大的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同一动物词汇在英语中是褒义,在汉语中却是贬义
  (1)狗:在西方人心理中视“狗”为忠诚的象征。常说:“Man's best friend is the dog”(狗是人之良友),“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甚至用狗来比喻某类人物,“lucky dog”(幸运儿)等,多数包含褒义或中性的文化内涵。而在汉语言中,“狗”常与贬义词汇相联系,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等,这些成语证明了狗在汉民族眼中低微卑贱的地位。
  (2)猫头鹰:在英国文化中, 猫头鹰象征智慧。在儿童书籍中猫头鹰意味着冷静且庄严。然而,在中国有一种迷信,猫头鹰是一个不幸的鸟, 象征灾难和死亡。中国俗语说,猫头鹰进宅,好事不来。
  2.同一动物词汇在英语中是贬义, 在汉语中却是褒义
  (1)龙:中国人将“龙”作为图腾信奉,龙经常代表美好的、肯定的积极意义。汉文化中,龙代表了力量、权威、吉祥和神秘等复杂的含义。因此有许多美好意义的关于龙的成语。父母“望子成龙”指的是父母希望孩子能有所成就。而英文中,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人们认为龙是邪恶的、凶残的怪物,古希腊神话中,龙是一种会喷出烟和烈火的怪物。据《圣经·新约》的《启示录》记载,中世纪“龙”( dragon)通常是“罪恶”,尤其是异教的象征,在那里撒旦才被称作“巨龙”。
  (2)喜鹊:“喜鹊”在中国是个受欢迎的鸟,它是好消息的使者,当它呼唤, 好事情就会发生。有“晴色先从喜鹊之”、“喜鹊报喜”等说法。相反,西方人注重喜鹊高糖素的生理特性。它代表着噪声,他们用喜鹊来形容搬弄是非的人。
  相同的动物在一种语言中会引起形象生动的联想,产生相应的语用心理,在另一种语言中却产生大相径庭的反应,一褒一贬充分证明了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语言所负载的信息,势必影响有效交际。
  四、英汉语对应词指示意义相同,汉语中可找到文化内涵相同的其他指示词
  英汉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比喻性动物词语,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比喻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选择上不尽相同,有时出现两种语言中不同的动物作喻体表达相同的喻义,即译文和原文在语义上的并行现象。
  英语中的狮子lion总是扮演汉语中老虎tiger的角色.汉语习语“拦路虎”,在英语中是“a lion in the way”;“深人虎穴”被译为“beard the lion in his hen”。
  五、英语的动物词语可以转换成动词,而汉语则不能
  就英汉动物词的比较而言,英语动物词语的内涵丰富,词性多变,词义对上下文依赖性较大;汉语的语义较为规范、严谨,词性单一、固定,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小。例如:部分英语动物名称,因句义的需要,在适当的场合可以转换成动词使用:
  例如,Fox(狐狸)-to fox someone(欺骗某人);Duck(鸭子)- to duck the issue(回避问题)Snake (蛇)-to snake one's way(蜿蜒而行)等。
  综上所述,我们不但要熟悉英汉动物词汇的客观所指意义,还必须掌握它们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存在的关联意义,即文化内涵或附加意义,把动物词汇放置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去解释,是我们排除交际障碍,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我们在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特性同时,深入地研究和领悟外国的民族文化,真正地将文化信息正确地相互传递,缩短两种文化间的距离,清除跨文化领域出现的障碍。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试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3 ,(1):2 - 3.
  [2]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M].郑州: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 115.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 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0.
  
  作者简介:许岩岩,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以英汉动物名词内涵为例看英汉词汇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