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3期 ID: 152788

[ 张鹏 文选 ]   

基于就业导向的职高教学体系探讨

◇ 张鹏

  [摘要]高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一般的高中的有一定的差别,特别是英语这样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是职高教育的特点。文章结合职高学校的特点和优势,从就业导向的视角,系统的阐述了职高教学体系的建立以及一些思考分析。
  [关键词]职高;英语教学;体7CFB
  
  一、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确定明确的培养目标
  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紧密联系,职高英语专业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根据社会需求的调查以及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我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并经过前几年人才水平评估中的专业剖析,培养目标确定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涉外企事业单位对外贸易、商务营销的一线岗位,本着“语言+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英语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能较系统地掌握国际商贸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熟悉行业合作企业提供的核心技能,能在外事、经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英语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确定专业办学方向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是高职教育要把服务于社会对职业性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学生就业作为最主要的办学方向,坚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设置专业,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主体框架的依据。近几年,随着我省在全国区域优势的突现,越来越多的商品交易会及会展在这里举办,也有好多各种类型的交易会这必然为商务服务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伴随着国家政策的优势,来我省参观,旅游,商务洽谈的外宾越来越多,2005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61万人次。因此,对于具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又熟悉商务知识及业务的高层次、职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潜力十分巨大。
  三、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设置
  课程内容的更新整合与新课程的开发,需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必须对应不同教育对象的教学目标进行。课程结构就是课程的组织与流程,反映教学的框架与进程。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改变传统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根据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课程,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即将所有课程设计为五个教育平台:人文素质教育平台、通用职业能力平台、职业就业竞争能力平台、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平台、综合技能实训课程平台。这五个平台的课程设置突出了"英语+商务+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确保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多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四、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院英语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这个模式是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出发点安排课程,达到培养学生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的目的。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将学生五个平台所培养的能力归结为通用能力、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商务业务能力,同时配有完整的技能教学安排。技能分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两部分。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机应用、普通话、商务英语听力、阅读、口语、写作、翻译、商务服务礼仪等项目的教学与训练;专业技能包括国际贸易实务、管理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经济与商融法、商务函电、市场营销、会展营销、国际商法、旅行社及饭店经营与管理等教学。
  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产学结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最有效的、最基本的途径。因此,加强实训室和校内外实习、是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关键。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在产学合作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为:
  1.建立独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各个门类的社会调查、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定性的论证与划分,制定各个环节的管理细则和评估方案,改进实践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考核办法等,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求职的需要。具体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个方面:在课堂实践方面,英语课中的听、说、读、写、译,实质上就是实践课。
  五、结语
  我院通过对高职英语进行的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该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普遍提高,达到了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协调发展。但是,高职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教育模式,教育的目的性非常明确,但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及方法还不是非常健全,需要广大的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完整、详尽的培养模式,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水平,增加高职学生的社会认可程度,保证高职教育沿着健康、正确的道路快速发展。
  
  
  作者简介:张鹏(1978—),男,黄许职业高级中专学校,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于就业导向的职高教学体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