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3期 ID: 152782

[ 王华秀 文选 ]   

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 王华秀

  [摘要]通过对我校多名英语老师的听课和评课,笔者运用了行动研究法对我们学校的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进行探究,发现很多老师和同学在合作学习中存在了诸多的问题:如分组不科学;合作时机不当;合作规则不明;合作时间不足;合作评价不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应该很好地把合作学习策略运用到我们的英语课堂,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我提出如下建议: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要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建立完整有序的合作规则;提供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合作;英语;实践
  
  一、引言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强调课程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通过让学生在多方面进行参与和竞争,使他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构建者和创造者,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贡献者和分享者,能充分体验学习的愉悦,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把以往那种“要我学”的课堂模式,变成现在“我要学”或“我想学”的模式。对于合作学习方面的研究很多,我这里所做的研究是如何把运动会的比赛办法和精神运用到英语课堂中去,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以及学生上的拼搏精神。
  我们都知道运动会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活动,他们常是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参加运动会,参加各项比赛活动。他们从中感受到了汗水之后成功的喜悦,也感受到了拼搏精神的可贵性。我们也知道学习是最大的游戏活动。所以在教学中我把运动会的比赛办法和精神运用到了英语课堂中去,收效很大。
  二、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首先,在开学之初,宣读比赛办法和细则。我告诉学生整个学期的英语学习就像运动会的一个集体比赛项目。他们在英语课堂上要进行分组学习,合作竞争地比赛学习,最后期末进行颁奖。具体的比赛细则为:把全班同学分为8个小组,6个人一组。每天课堂上对小组讨论学习和回答问题表现好的前三组分别记分:3分,2分,1分。那么一个学期下来总分进入前三名的小组分别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给后面几个小组则进行鼓励奖。
  第二,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这样就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结合初中学生和英语学科的特点,可以采用按座次就近异质组合。
  第三,要善于设置比赛问题或谈论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时候,可以把整个单元的单词以编故事的形式进行学习,然后让他们比赛编故事,看哪几个小组编的故事最好,并且又能最大量的把新单词编入故事中去。比如学对话时,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竞争对话,看哪些组做得更好,并记分。通过各种各样的小组形式的游戏竞争学习,学生定能从中既学到了知识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第四,要注意鼓励和指导学习中有困难的小组。
  在学习中可能有些进步不是很大,或者知识还不能很好掌握,那么我们老师在课下还要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对他们进行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起到“协调、激发、合作、监控、反馈”的作用,让学生心中永远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让学生在质疑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
  第五,学期末对学生进行总结评价。按照开学规定细则对学生颁奖,同时对他们提出鼓励,让每一个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第一,集体评价。它是以合作学习小组或班级为整体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以集体的活动组织工作即整个合作学习小组的整体工作评价为主,从中反映学生集体及个人素质状况。评价内容可包括:1.制订具体活动的计划与落实;2.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协调关系和解决矛盾的途径;3.遇到的困难与克服情况和体会;4.活动中与有关人或集体的沟通;5.集体工作效率;6.活动结果等。
  第二,个人评价。它指学生对个体参加活动的表现及收获进行的评价。它应包括:1.参与的态度;2.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3.基本能力。主要是独立寻求信息的能力、完成任务的活动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表达能力等;4.独立性和创新精神;5.角色的成功性等。
  总之,合作学习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实现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可以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可以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并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提高协作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技能同步发展。
  
  
  作者简介:王华秀(1972—),女,现任教于黔江区新华中学,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

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