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第6期 ID: 402015

[ 佚名 文选 ]   

翻译家称 外语词直接嵌入中文使中文失去纯洁性

◇ 佚名

  《人民日报》消息,现在,许多外语词直接嵌入中文,使得中文失去了纯洁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外语中文译写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黄友义说,国际惯例对外语词都是“化用”的,而不是直接嵌入。比如,中文“土豪”一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被译为“Tuhao”;“中国航天员”的英文新词taikonaut就是用中文拼音“taikong(太空)”和英文“astronaut(宇航员)”合成的,发音有点像“太空人”,它也被收进了《牛津简明英语辞典》(第11版)等主流英文词典里。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语国家等都是将外语词“化”为自己民族语言的一部分之后再使用的。黄友义强调,将外语词“化”为中文使用关乎国家、民族的尊严,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他反对把外来语直接“塞”进中文中,认为这种做法不代表开放程度,也不代表国际意识,只能说明我们不负责任、对汉语不尊重。应该制止这种现象,应该经常不断地提出这类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重视。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谁也不可能不吸收外来语。黄友义认为,吸收应该采取认真、仔细和主动的态度,让外来语成为自己语言的一部分,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具体而言,外语词“化”为中文有两个途径,一是按照意思译为中文,比如将英文“plane”译为飞机;二是按照读音翻译,比如将英文“jeep”译为吉普车。许多科技外语词往往直接书写,捷足先登,比如“PM2.5”等。尽管我们发布了“PM2.5”的规范汉语为“细颗粒物”,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翻译家称 外语词直接嵌入中文使中文失去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