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10期 ID: 153828

[ 李 明 文选 ]   

让学生享受作文的自由和快乐

◇ 李 明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似乎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堡垒,成了语文教学的围城,我们总在突围,方法林林总总,流派形形色色,可我们总感到不尽人意。我们应该改革旧的教学模式,依照。《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寻找新的教学策略。那么,如何来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来提高学生的水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成为自我对话的主体
  由说到写,由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是由无形的有声语言向定型的文字符号的转变;是由“对话型”(甚至是“应答型”)的言语活动向“独白型”的言语的飞跃,是一种自我对话。实现着这一飞跃的最大难点就是对象和语境的“抽象”,即谈话的对象和语言环境都由“在场”变为“缺场”,需要靠想象来预设对象和情景。我们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交际情景,让他们把每一次作文训练均看成一次现实的言语交际活动,能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目的,考虑表达的内容和方式。
  作文教学中的“缺场”现象是由于教者缺乏明确的资源意识导致的。在我们的身边、孩子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鲜活的、实实在在的交际情境,我们只要抓住并适时加以引导,学生的表达和交际能力便会在不经意间有所提高,因为其间包含一种真正的需要。假想的情境并非能真正激活每一个体身心的灵动,所以常常只能挤出干瘪的语言,甚或是无话可写。
  从生活作文这个话题说起,生活的细节尤为重要,所以作文教学不容忽视“生活”这个大背景。在平日的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孩子用心灵去感受自然、感受生活、倾听感觉里的声音、触摸拥有灵感的瞬间……增强学生捕捉生活细节的意识,在身边的点点滴滴中学会思考,学会揣摩,做个有心人。
  生活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的写作素材,主要来自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天下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提倡写生活的真实。只有生活真实,感情真挚,文章才会感人,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也是人,是社会的人,而现今的社会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充满了乐趣。无论是社会、学校、家庭都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每天都会出现新的事情、新的人物、新的景象、新的活动,特别是通过电视、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媒介 ,学生的视野开阔 了,文化、体育、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信息都能获得。作为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的意识 ,善于去看、去听、去想、去表达。
  生活作文要引导学会感受生活。要想写好作文,仅仅学会观察生活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强调观察中的思考、感受和体验。从根本上说,在观察事物的同时要强调关注与之相对应的内在心灵感受,要求学生在观察外物的同时又能观察感受,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能挖掘自我。心动才会情动,才会有那些鲜明的形象、色彩、声响,才会感受那鲜活跳跃的生命,也只有经历了心灵的激情荡漾,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有可能成为“笔下之竹”,就如古人所说“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用心而得”。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应学会捕捉“在场”时机,弥补“缺场”的缝隙。并牢牢记住: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交际情景,让他们把每一次作文训练均看成一次现实的言语交际活动,能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目的,考虑表达的内容和方式。
  二、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需
  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孩子留心生活、用心灵过滤、品悟每一次的经历、每一份的体验,积淀大量的作文材料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在生活的交际情景中化常用语言同自己的思想联为一体,化为发展语言思维的工具。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增强学生丰富见闻、珍视感受、积累素材的意识。长此以来,学生的作文就不至于写白话、空话、大话,而是充满感情,富有思想的真话了。
  一要鼓励自由表达的欲望,说真话,抒真情。作文内驱力的形成应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中。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孩子留心生活、用心灵过滤、品悟每一次的经历、每一份的体验,积淀大量的作文材料和丰富的生活体验。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就会有表达的欲望,教师要鼓励学生能自主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让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不管对否,写出来再进行启发和引导。教师还要根据口语和书面语的关联性,放宽习作要求,避免用成人的经验、从思想的高度提出种种苛刻的标准,坚持培养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的习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当学生达到一定的说写要求时,就鼓励他们写放胆作文,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感觉和想象写出来。
  二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创造。《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众所周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科交叉教学的兴起、发展必然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作文联系在一起。自然科学中的生命起源、宇宙的构成,人文科学中的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对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以上问题,学生通过相关的电视、书籍能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教师应激发他们大胆想象,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要给予肯定表扬,切不可讥笑、讽刺他们。
  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学生的倾诉与情感的表达便是自然而然的事。那么,让学生善于表达、乐于交际、爱上写作也就不会那么费劲了。
  
  作者简介:李明,江苏省新沂市第六中学。

让学生享受作文的自由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