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10期 ID: 153807

[ 顾苏娟 文选 ]   

会宁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研究

◇ 顾苏娟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与政治、经济、科技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密切影响,并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功能也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就针对会宁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作一调查与研究,并探讨对于会宁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所应作的工作与努力,这样使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从而使会宁的音乐教育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教育;音乐;教育;现状
  
  在人类的学习过程中,教育始终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无论是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教育都与人们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教育与政治、经济、科技等诸多方面也产生了密切的关联。那么何为“教育”呢?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①狭义的“教育”是指导“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放回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②我们常说的“教育”特指“学校教育”,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是由德、智、体、美、劳等部分构成,而音乐教育则属于美育的范畴,“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③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音乐教育的任务就是以音乐为中介,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没有美育的教育方针是不完全的教育方针。”④可见,美育的功能与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它关系到教育本身,并影响学生情操的培养与发展。
  一、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功能
  人类很早以前就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我国春秋末期的孔子,他们都把音乐教育作为培养人的重要方法。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能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灵,这种影响是慢慢渗透于人的生活学习中的。孔子也强调音乐教育的作用,他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讲的就是人的修养从学诗歌开始,自立从学礼仪开始,完美人生从音乐开始。可见,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学生精神需要和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音乐教育具有诸多功能,本文将对以下三个方面作一简单介绍:
  (一)认识功能
  由于音乐创造者作为当时社会的成员,他的音乐也总是反映出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经济、人文、历史等状况。这样,音乐就具有了认识功能,通过音乐,人们往往可以了解当时的文化环境或社会历史状况。音乐教育不仅使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美,而且它也能使学生在美中学到知识。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它以我国民间故事为背景,以越剧曲调为音乐元素,讲述了一段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通过这首作品,我们领悟到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再如少数民族歌谣,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少数民族歌谣来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羌族的祭典歌曲《黄牛歌》,其歌词如下:“黄牛一生苦不尽,人间衣食不离牛。今天敬神谢天地,挥舞凿子还牛愿。剑尖用来引神牛,剑刃用来还牛愿。”通过歌曲我们可以了解黄牛是羌族人民的役蓄,表达了羌族人民对耕牛的热爱。
  (二)审美功能
  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何通过优秀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使人从音乐中得到美感,更应使人从作品中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如我们欣赏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作品描绘了一支骆驼商队在军队的护送下行进在无边的沙漠,由远而近最后消失在空旷的远方的情景。该作品的题材选自俄罗斯历史上的故事与传说,是将美术作品与音乐完美的结合。在欣赏时,我们应该带着画面去聆听音乐,带着想象去感受音乐。
  (三)社会功能
  音乐教育不仅包含在学校教育之中,也包含在社会中,它与整个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当今社会,音乐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音乐被用于宣传,在近现代主要发生在与战争、政治、经济、社会福利等有关的活动中。如战争歌曲、政治歌曲、广告音乐、宣传环境保护的音乐等等。这些音乐,都与我们的社会息息相关。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歌曲,就可以使社会受益;反之,则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因素。这就要求学校音乐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大众,不能局限于学校范围,要使它的作用发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会宁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会宁中小学音乐教育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经济落后、管理滞后、办学条件差、师资缺乏、教学设备简陋等,给会宁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力量。据2003年的数据显示,会宁有各类学校642所,其中普通高中6所,中学47所,小学554所,幼儿园21,全县教职工7667人。但在这众多的教师之中专业的音乐教师却不足10人。下面就对中川乡小学、北关小学、郭庄小学、中川乡中学、会宁一中、会宁二中、会宁四中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教师人数
  由表1可以看出,会宁中小学教育的师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在被调查的三所小学中,共计只有3名音乐教师,甚至在郭庄小学没有一名音乐教师。在表中会宁的四所中学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所有的教师的人数为697人,而音乐教师只有1人。
  (二)音乐教室
  在音乐教室方面,除了北关小学有2间音乐教室外,中川小学与郭庄小学没有音乐教室,由于这两所小学没有音乐教师,自然就没有安排教室,因此,学生们没有上过音乐课,“音乐课”只出现在学生的课程表中。中学的情况也不理想,只有会宁一中、四中分别有一间音乐教室,会宁一中由于没有音乐教师,该教室是闲置的。
  从音乐教具方面,除了郭庄小学,其他学校都或多或少有音乐教具,这方面比其他方面还是有所好转,但问题是有教具的学校,有些没有教室,有些没有教师。就此问题而言,这些教具有很大一部分是“虚”的。
  (四)重视程度
  从教师人数、音乐教室、音乐教具等方面看出,会宁中小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有些学校开设了音乐课但没有教师上或是没有条件上;有些学校开设了音乐课却不上,由文化课的教师占用音乐课的时间去辅导学生别的科目。
  三、会宁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基础落后
  会宁,位于甘肃中部,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恶劣、干旱缺水、加之周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等,都是制约会宁经济发展的最大的因素。人们的生活都是靠种植粮食作物,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较差,年收入最多的地区只有三千多元。
  (二)音乐投入过少
  在音乐投入这方面,我们可以从音乐教具的调查中看出,音乐教具数量的缺乏。在被调查的几所学校中,电子琴3台,手风琴3台,钢琴2架,风琴1架,电钢1架,,这离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还相差很远。就仅有的乐器中,有一部分是没有投入使用的,更不要说为学生开设课外兴趣课程以及艺术实践活动。
  (三)师资队伍紧缺
  在上述的七所学校中,音乐教师共计4名,连平均一所学校一名音乐教师都无法保证,这样的现象对会宁的音乐教育无疑是最致命的。
  (四)意识观念薄弱
  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不重视音乐课,开设课程但不上,都由其他课程占用,这种现象在高中学校尤为重要。政府、家长、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同时打击了音乐教师积极进取的信心,阻碍了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思考与建议
  (一)提高师生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关于这一点,需要做的首先就是使师生认识到音乐课的重要性与价值。教师应将音乐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能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学生也应积极配合教师,提高自己对音乐价值的认识,提高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只有双方的努力才能使音乐教育从死板的书本知识真正走到学生中去,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当然,这离不开政府与学校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援助,师生、政府、学校就促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发展圈,使会宁中小学音乐教育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提高老师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
  作为教师,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有些教师音乐知识根本掌握得不够全面与深入,理论水平低下,教学经验不足,严重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学校选人也应有一个严格的标准,而不能随意地“凑数”。与此同时,学校及教育部分应经常举办培训班或讲座让教师不断地学习与进步。
  (三)加大对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
  音乐教学设施是音乐教育的“硬件”,各级政府、学校应加大对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一方面,提高音乐教师的待遇;另一方面,也要加大乐器、音乐教材及音乐音响资料的投入。
  五、总结
  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21世纪,音乐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认识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在推行素质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的作用与地位,积极改进会宁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并努力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
  
  注释:
  ①《教育学》,金东海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第5页
  ②《教育学》,金东海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第5页
  ③《教育学》,金东海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第101页
  ④《中国当代音乐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音乐学”课题组著,第459页
  
  参考文献:
  [1]金东海主编.教育学,甘肃人民出版社.
  [2]中国当代音乐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音乐学”课题组著.
  [3]曹理著.曹理音乐教育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简介:顾苏娟,甘肃白银,汉族,现就读于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会宁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