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形势下,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作者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课堂预习法、多媒体教学法、重点突出法、设疑讨论法、活动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
[关键词]预习法;多媒体;讨论法;活动法
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实际教学时间与有效教学时间的比率。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在单位时间内,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有非常重要作用的,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学任务应主要通过课堂完成。而长期以来,如何提高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职高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心理特点,在提高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上特采用以下的方法:
一、课前预习法
针对不少职高学生应付语文学习、很少认真研习课本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特采用此种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法就是学生在上课前,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事先自学,通过熟悉教材,初步了解所学内容的范围、疑点和难点,从而使自己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切实提高听课效率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对巩固和强化已知的知识,对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都有重要作用。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途径。采用看、划、注、查四步预习法,可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看,就是先看一遍新课的全部内容。划,就是熟读课文,把生字、新词、难句、重要内容和疑惑问题用符号标划出来。注,就是在预习中若发现疑难之处或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就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批注,发表意见。查,就是在预习时借用工具书。课前预习法运用得好,不仅会节省学习时间,并且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这是因为,经过预习,课堂上可以节省因准备不足而浪费的听课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由于经过预习,课堂上能全部理解教材,又可以节省复习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做习题也能更快、更好地完成。
总之,预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听课效率,加速听课中理解的深度,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赢得时间的积累,而不是用预习代替听课。
二、多媒体教学法
针对学生认为语文枯燥难学、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特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它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而应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楚的知识重点、难点,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而形象。尤其是用图片、动画和视频就更直观更形象。方便、快捷、高效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课件,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泼,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真实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上单调的教学模式,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教学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所以它传递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它所反映的教学内容外,还包括音乐的欣赏,色彩的视觉效果等方面,都能传递信息,给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在讲授《荷塘月色》时,可利用多媒体打出荷塘月色图幻灯片,配合语言描绘,视听结合,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和想象,使学生多角度感受到美。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便于学生直观,节约时间,又能利用情境营造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快速进入角色。所以多媒体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点突出法
针对不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抓不到知识重点的情况,特采用此种教学方法。重点突出法就是结合教学计划和学习指导上的要求,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重点教学。然后,由点及面逐渐向外扩散,以便掌握文章主旨和整个文章内容。如在讲授《风景谈》时,可先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风景”的内涵。然后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一组图片,创造一些相关的情境,以引起学生对“风景”内涵的深入思考。这一问题经过学生对关键语句含义的揣摩和学习小组讨论后,教师指名回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自然风景加上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这就是“风景”的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给六幅风景画各拟一个小标题,同时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来描写黄土高原、延河、石洞、桃林这些地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场景?作者为什么以充满崇敬和赞美之情来描写八路军的两个哨兵?结合时代背景,最后不难看出本文的主旨:本文通过谈风景,含蓄而热烈地歌颂了革命圣地延安,赞美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学重点弄清楚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采用重点突出法的作用是: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最快,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并使学生的能力水平逐步提高;教师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节省了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设疑讨论法
针对职高学生被动学习语文、不善思考的现状,特采用此种教学方法。设疑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如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可提出这样的疑问供学生思考:刘和珍她们为什么要去情愿?刘和珍的死为什么会在鲁迅心中引起如此深重的哀痛?本文和一般性的悼念性的文章有何不同?然后让全体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各自的认识及相关问题,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做必要的启示和点拨。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进行辩论,从而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可适时发现自己的见解,以理服人;有时也可对讨论的问题作一归纳或小结。讨论的过程重在交流,一般先是通过交流找出个体之间的差异,后经过讨论达成集体共识;讨论的过程又重在合作,通过小组学习,弥补个体在思维、精力、时间和学习方式上的局限性,发挥集体的力量,变“势单力薄”为“人多智广”。课堂讨论有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够让学生在共同讨论中撞出思维的火花,点燃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设疑讨论法是与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
五、活动法
针对职高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演的特点,特采用此种教学法。活动法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采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如在学习小说《项链》时,由于课文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现实有很大距离,学生不易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作家的创作意图。在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在编剧本之前,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作家的创作背景,作品的时代背景,并给出一些有指导性的介绍材料,然后,让学生自行编剧和组织课堂演出。活动法可以激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在快乐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活动法与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以上五种方法,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能力水平。在实际教学中这五种方法可以综合运用,以取得更佳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闻红霞《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金色年华 学校教育 2009年第3期
[2]邓白玉《如何提高职高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5期
[3]宁芝娟《职高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科学教育家 2009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杨山东,江苏沛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