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10期 ID: 153743

  

奥斯订《爱玛》的会话含义研究

◇ 肖 芊

  [摘要]在国内,对《爱玛》的研究着重于其人物的塑造刻画和作者的反讽艺术。运用会话含义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其中的会话含义特色进行研究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视角。本文旨在通过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小说中的会话进行分析,从而学习伟大女作家简·奥斯汀的文字特点,以便更加深刻的理解小说的创作意图和特点。
  [关键词]《爱玛》;会话含义;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关于简·奥斯汀的巨作《爱玛》的研究不胜枚举,其优美的文字和细腻的感情描写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故事中穿插着3对青年男女的婚事,全书充满戏剧性的误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剖析《爱玛》中丰富的会话含义。
  本文结合语用学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爱玛》中的会话含义进行定性分析,以此加深对小说文本的理解。
  一、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在记述会话隐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时所提出的会话双方应互相合作,使得对话得以进行而须遵循的原则。合作原则主要包括“数量原则”(maxim of quantity)、“质量原则”(maxim of quality)、“相关准则”(maxim of relation)以及“方式原则”(maxim of manner)。在“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问世以后,我国的学者对这种语用推导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话含义理论框架,例如对“礼貌原则”的探讨中应该充分考虑“面子”(face value)概念;在讨论“言语行为”过程中,言语行为不是说话人单方面的行为而是与听话人有关的双方共同的行为,因此把言语行为置于社会活动的大范围加以考察,就能对言语行为的研究具有更新的含义。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利兹的礼貌原则在国外已经运用于很多领域。在教育界,合作原则被用来研究课堂教学会话。爱德华兹、梅瑟尔和佛瑞尔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成就。在《常识:教室里理解的发展》一书中,爱德华兹和梅瑟尔用合作原则解释了教室里的问与答,指出格赖斯的准则通过讲会话的规则分类从而促进语言的理解和接受。
   二、 简·奥斯汀和她的《爱玛》
  简·奥斯汀用她的文字、聪明与智慧照亮了整个世界。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奥斯汀的作品具有细腻真切的心理刻画,紧凑流畅的情节以及幽默嘲讽的喜剧风格,她所创造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简·奥斯汀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爱玛》创作于1815年,是奥斯汀作品中艺术上思想上最成熟的一部。小说主人公爱玛是个美丽聪明的地主小姐,喜欢与人作媒。她在无聊之中把邻近的一个孤女哈丽埃特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主观臆想地安排她的恋爱。哈丽埃特很随和地一次又一次“爱”上了爱玛给她选择的“求婚者”。最后在爱玛的不负责的怂恿下,竟自以为“爱”上了本地最大的地主兼地方官奈特利先生,这时爱玛才猛然发现原来自己是爱奈特利先生的,最后两人都找到了与自己相匹配的伴侣。作者在小说中,已把爱情、婚姻与财产、社会地位联系起来。书中还穿插了美丽优雅的简费尔法克斯和爱玛家庭女教师泰勒小姐的继子,富家子弟弗兰克丘吉尔的婚恋故事。小说现实主义成分增多,戏剧成分减少,结构精微巧妙,喜剧气氛弥漫全书,趣味横生。
  三、会话含义研究
  (一)违反质量原则产生会话隐义
  “啊,我的老天,我哪能走那么远啊?朗道斯宅子距离这儿那么远,我连一半距离也走不完。”
  “怎么啦,爸爸,谁也不想要你亲自步行。我们当然要乘马车去。”
  “乘马车,可是为了走这么点路,詹姆士不会喜欢套车。我们拜访的时候,可怜的马儿该待在什么地方呢?”
  爱玛的家庭教师泰勒小姐也是她的闺蜜嫁给了维斯顿先生,两天后维斯顿夫妇将举行派对邀请爱玛和伍德豪斯先生参加。显然,伍德豪斯先生不愿意去参加派对,因为他还很不适应泰勒小姐不在身边的日子,有些沮丧。因此,伍德豪斯先生为了找借口不去参加派对,便找理由搪塞。天气太冷,路途太远,马车没有地方放,这些理由显然有些牵强。伍德豪斯先生违反了数量原则,在于爱玛的会好中不合作的态度隐含了他真实的想法,即不愿意参加派对。
  (二)违反数量原则产生会话隐义
  “哈莉特,我们不妨立个一般性的规矩,那就是说,加入一个女人对是不是该接受一个男人产生疑惑,她当然应当拒绝他。假如她说‘是’的时候犹豫不决,那就应当直接说‘不’。心怀疑惑半信半疑进入那种态度是危险的。作为一个年纪比你大的朋友,我认为我又义务对你说这番话。但是别认为我相影响你。”
  “啊!不,我肯定你完全是为我好——不过,假如你能给我点忠告,告诉我最好该怎么办——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正如你所说的,主意必须坚定,不能迟疑——这个可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清。也许说‘不’比较保险。你是不是认为我最好说‘不’。”
  哈莉特正在犹豫是否接受马丁的求婚。显然,爱玛自认为马丁配不上哈莉特,但她却不能直接劝说哈莉特拒绝。为了让哈莉特能自己做决定,爱玛违背了数量原则,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爱玛的回答显然在提醒哈莉特,你的犹豫代表了你对马丁并没有爱意。在违反合作原则的同时,爱玛用隐晦的言语维护了马丁的面子,这是礼貌原则中非常重要的技巧。
  (三)违反相关准则产生会话隐义
  “多么惬意啊,我们对我这些外甥和外甥女的看法一致。至于说起男人和女人们,我们的观点有时非常不同。但是,我注意到我们说起孩子们从来没有不同意见。”
  “假如你在评价男人和女人的时候,思维受到大自然的引导,而且很少受想象和心理冲动的支配——就像你与这些孩子们交往一样——那么我们的意见就会永远一致。”
  “当然啦。我们的意见不和谐总是由于我错。”
  “是啊,”他微笑着说,“合情合理。你出生的时候,我已经十六了。”
  奈特利显然用讽刺而调侃的口吻道出他与爱玛之间的不快,常因为讨论镇上的男男女女之事而争吵不休。然后为了维护爱玛的面子,展现自己的绅士风度,奈特利谈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话题。奈特利通过违反相关准则间接地表达了对爱玛自以为是性格的不满。同时,他还提醒爱玛,“你出生的时候,我已经十六了。”奈特利通过此种说话技巧,既达到了调侃爱玛的目的,同时也维护了爱玛的面子,展现了自己的绅士风度。
  (四)违反方式原则产生会话隐义
  “啊!不,我肯定你完全是为我好——不过,假如你能给我点忠告,告诉我最好该怎么办——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正如你所说的,主意必须坚定,不能迟疑——这个可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清。也许说‘不’比较保险。你是不是认为我最好说‘不’。”
  “我无论任何不提这种忠告,”爱玛优雅的微笑着说,“不管走那条路,对于自己的幸福,你肯定是最好的裁判。假如你喜欢马丁先生胜过其他人,假如你认为他是跟你作伴的人里最让你愉快的,那你在迟疑什么?哈莉特,你的脸红了。听了我的说法,此刻是不是有什么其他人浮现在你的脑际?不要被感激和冲动征服。此刻你想到了谁?”
  哈莉特正在犹豫是否接受马丁的求婚。爱玛认为既不富裕也不英俊的马丁不是哈莉特的合适人选。但是,爱玛却不能直言其意,含含糊糊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一会劝哈莉特好好把握幸福,一会又在提醒哈莉特:“此刻你想到了谁?”爱玛的隐晦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原则。为了维护马丁的面子,爱玛并没有直接提到埃尔顿,而是用“其他人”、“谁”来提醒哈莉特埃尔顿才是合适的人选。
  四、结语
  国外学者对简·奥斯汀的研究和评价不胜枚举,瑞查德·威特利评价简·奥斯汀是一位世界文学史上能与莎士比亚媲美的创作大师。《爱玛》是奥斯汀创作的顶峰,其文学研究价值深刻。小说故事情节以爱玛的做媒计划为线索,简单清晰,但其中人物心理的刻画惟妙惟肖。作者运用语用学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遵循与违反,将人物的会话含义展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SperberandWilson,D.,“OnGrice'sTheoryofConversation”.InWerth, P. (ed.) Communication and Discourse. London:CroomHelm,1981.
  [2]何自然,(1988),《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3]金立,(2005),《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肖芊,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奥斯订《爱玛》的会话含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