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10期 ID: 153845

[ 陈桂春 文选 ]   

因“性别”施教显个性魅力

◇ 陈桂春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用口头表达或文字书写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甚至写出来,进行交流。而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匮乏,生活阅历少,使得语言过于简单而简短,语速较慢。
  [关键词]语言研究;小学教育;语言表达
  
  一、意义:小学低年级男女生口头语言表达差异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承认低年级男女生语言表达的差异应当作为是因材施教的又一个出发点。教师只有找到男女生之间口头表达的差异,才能恰当选择教育、教学方式。做到男女有别,因性施教,扬长补短。因人而异,随机应变。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口头组词、扩词、说句等一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最终达到词句成章,也完成低年级的学段目标。
  研究小学男女生语言表达差异注重方式方法。为了把握男女生的差异,在2008——2010年间,笔者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获取了一些数据,得出了一些结论,并且在教学中,根据这些结论改进了自己的教学。教学时在关键处恰到好处地给男女生留出不同的语言空间,任他们自由地想象、尽情地发挥,彰显儿童的本味语言特点。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能顾及到性别差异,导致教学模式化,单一。使学生讲话缺少性别特点。男孩表现出很多女性化的特点:羞涩;嗲声嗲气;还是不时地带着女孩娇羞的举动。男孩没有展示出阳刚之气,反倒显现出阴柔之态。课堂上只有让富有童趣童声的男生语言得以有效地发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二、小学低年级男女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差异的特征
  目前对于低年级男女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研究并不多见,更无具体可谈。经过笔者长期研究发现,低年级学生除了在音量及普通话表达上均衡之外,其他方面存在的性别差异结论将对推进低年级学生均衡发展将是一个质的飞跃。
  (一) 语速差异——男生吐字速度低于女生五个百分点,准确发音和辨别速
  度弱于女生,通过比较,男生语速略慢
  低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就能自如地运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见闻、愿望、情感等,具备了人际正常交流的能力。常态下,成人讲话的语速为每分钟160至180个汉字左右。而低年级学生平时多倾向于用短小的一两个词语回答或者进行表达。加之年龄小,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缓慢,故而讲话的语速则要慢一些。但是这项能力也将随年龄增加而加快。
  (二)表情差异——女生善于倾听,情感易随文字流淌,喜于发挥角色特点,使得她们表情更显丰富
  语言表情是指恰当地运用声音的高低、强弱、大小、快慢和停顿等语气和声调的变化,使之更生动,更有感染力。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喜欢模仿一些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使得他们在平日里的语言表达就会带上一些表情,甚至会用一些卡通人物的语言进行交流,尽显儿童个性。孩子们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他们的新鲜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己,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男女生中究竟谁的表情更丰富些呢?这正是笔者将要揭示的另一个差异答案。
  三、小学低年级男女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差异的教学利用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祸”。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合理的学情预测,有效利用,对于大面积提高全班的口头表达能力,将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一)按“性别”施教,使得男生女生的语言体现性别美
  什么叫性别美?所谓性别美即与男、女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匹配的语言特点。比如男生的阳刚之美,女生的阴柔之美。我们在教学中当出现男性角色就应当让男生读,女性角色应当让女生读。同时要加以指导点拨,避免男生模仿女性,女生模仿男性。
  听话和文静的女生,博得了老师对她们更多的青睐,而备受宠爱,获得课堂上发言的高频“点击率”。使得男生备受冷落,课堂效率落差太大。如何减小这一落差,要求教师打破传统观念,改变老经验,让平静的课堂掀起更多“知识碰撞的涟漪”。
  朗读时,要把处于劣势的男生推到“朗读舞台”的中心,让处于优势的女生充当点评者和示范者。利用男生的动,在课堂活动中起到引领作用,通过男生的热情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将课堂拓展的面拉长拉伸。有效运用男生喜欢研究课外知识“触角”,带动女生“挣脱”性格约束的“绳索”,从而了解世界,了解宇宙。
  (二) 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取长补短即分别利用男生女生在语言表达上的长处,改进男生女生的语言能力。
  如男生无主题的“废话多”可以给予女生很多参与语言交际的机会,女生惟妙惟肖地神情,能对表情木讷的男生带去很多潜移默化地影响。
  女生顺从性强、依赖感强,易受暗示,能做到默默听课、静静看书。而男生好动,坐不住。
   好讲的男生,可能存在很多口头表达中的不足和优点,教师要抓住性别不同,引导自评——互评——师评,取长补短,为各自的不断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口语交际、角色朗读是小学生口头表达的又一块“乐土”。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文中插图为抓手,引发学生先在小组交流互动。让男生首先处于“先声”位置。在“声声”不息中,巧用女生的文静,担当男生口语的评价者和示范者,以“静”制“动”,以“静”带“动”。注意调节课堂的秩序,在“忙而不乱”中绽放语言之花,便于更多的妙语佳句流淌于课堂之中。
  
  作者简介:陈桂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实验小学。

因“性别”施教显个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