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10期 ID: 153820

  

不同主奏乐器对乐种风格的影响

◇ 李 波

  [摘要]纵观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器乐的发展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合奏的形式为主的乐种的发展在我国民族器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乐种风格;艺术殿堂;演奏技巧
  
  乐种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它的直接传承者与原始梳理者,是那些把握并演奏该乐种的民间音乐家或寺院、道观中的乐僧、道士、它们主要用口传心授或乐谱记录的方法来接续、发展乐种的传统和艺术生命。我国对乐种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目前介绍和研究和乐种已有50多个。而任何乐种的演奏都离不开乐器。乐器与乐种之间有不可忽视的关系与内在联系,乐器是乐种展现本身艺术个性时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色彩基础,是社会功能的直接表现形式,是乐种物质构成中重要的基本要素之一。绝大多数乐种在乐队组合中,乐器所处的地位又是不一样的,往往有一件乐器在乐队演奏中处于主导地位,我们称之为主奏乐器。也就是说,主奏乐器是在乐种乐队编制中居主导地位的乐器。因此,主奏乐器不仅是乐种地方风格与演奏个性的直接表露者,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乐种传统文化历史层次的重要依据之一。主奏乐器与乐种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具有体系化的特征;具有历时性的特征;具有融合性的特征。因此,主奏乐器与乐种体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和重要的。它的出现,不仅明晰的表现该乐种的个性与独立性,同时它内涵了乐种的形成过程与历史,而且,又体现着乐种在漫长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文化吸收与融合。
  在组成乐种地方风格几个重要组成因素中,如乐器的性能与演奏技巧,传统习用的旋律展开手法,典型的乐队组合形式与曲式结构模式中,其中主奏乐器的性能与技巧演奏,是最直接、最鲜明、最突出地表现乐种地方色彩的手段。其表现形式包括三个层次:1、即不同地区、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演奏技巧与风格;2、不同地区、相同主奏乐器的不同演奏技巧与旋律风格;3、不同地区、相同主奏乐器、相同演奏技巧与旋律风格。以下我们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首先,我们先从不同地区、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演奏技巧与风格来看,无论是从理论上或是感性上,这一层次都是最容易被理解和感受的。因为它构成乐种色彩的一切条件都不同。
  其次,我们再从不同地区、相同主奏乐器的不同演奏技巧与风格来看。不同地区的乐种,虽然他们都使用着相同的主奏乐器,但由于历史传承中的演变及地域性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不同的形制特点和演奏技巧,从而使乐种的风格各不相同。
  以二人台牌子曲《黄莺亮翅》与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演奏作一下比较。民间音乐家冯子存演奏的二人台牌子曲《黄莺亮翅》,原为华北地区流行的一首器乐曲牌。该曲牌经冯子存演奏加工后,富于乐曲鲜明的浓郁的地方风格色彩。冯子存对《黄莺亮翅》的改变与创造主要体现在竹子演奏技巧的运用与安排上。《黄莺亮翅》的旋律突出地运用了富于色彩的抹音、花舌音、第一段抹音、垛音、花舌音的连续安排,展现出北方梆笛演奏艺术的独特风彩。《黄莺亮翅》的三次变奏,主要手法亦体现在笛子演奏技巧的安排上,在演奏技巧上,充分的运用了急促跳跃的顿音,强劲有力的垛音,乐句尾梢的功音,富有韵味的抹音,华丽奔放的花舌飞指颤音,色彩浓郁的花舌音、等等北方梆笛演奏上的独特技巧,使乐曲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中花六板》为江南丝竹的优秀代表作品之一。《中花六板》根据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应用板式变化手法展而成。乐曲经笛子演奏家陆春龄加工后,在旋律板式变化,扩充加花的基础上,突出的运用了江南笛曲常用的种演奏技巧。如轻七的上二度垫音装饰及气颤音、指颤音灵巧自如的运用,气息控制上的深厚功底,使旋律抒情连贯,优美流畅,富于歌唱性。高音含蓄柔美,锐而不放,低音浑厚圆润,坚实饱满,情趣秀丽雅致。
  最后,我们从不同地区、相同主奏乐器、相同演奏技巧与风格这方面来分析。相同类型的主奏乐器,运用相同的演奏技巧,在不同地区的乐种中,其不同的风格特点是通过对这些相同演奏技巧的不同处理上得到的。即使是同一乐器的同一演奏技巧,在实际应用中运用的次数多寡,演奏时掌握幅度的大小,把握技巧表现的速度快慢以及该技巧在旋律中所处的部位等等方面的不同,也可以旋律展示出不同的地方色彩和风格个性。
  以擦弦乐器的演奏技巧“滑音”为例。可以说,所有的擦弦乐器在演奏中,几乎都不可能离开滑音技巧。但由于在实际演奏中各地域,各音乐品种与各乐器对该技术技巧的不同处理与把握,从而产生了风韵多彩的艺术景象,对旋律产生的地域性格影响,占有重要的地位。北方二人台牌子曲四胡的演奏,多用上、下大滑音、速度快、力度大,旋律情趣活泼。如二人台牌子曲《巫山巅》、《西江月》、《喜相逢》、《八板》、《万年欢》中四胡的演奏。胡曲《秦腔牌子曲》等。
  江南丝竹二胡的演奏,多用于小三度范围内的垫指音,使波浪式的旋律起伏进行,更为细腻柔和。如江南丝竹乐《中花六板》、《月儿高》中的二胡演奏。又如广东音乐高胡的演奏,多用大滑音、回滑音的演,是旋律圆润流动中不可缺少的修饰。如吕文成演奏的广东音乐《双声恨》、刘天一演奏的《鱼游春水》、余其伟演奏的《雨打芭蕉》等。
  综合上述三方面来看,主奏乐器在乐种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反映在主奏乐器的性能和演奏技巧的不同上又是区别各类乐种风格的主要方面。据初步调查,我国现有的民族民间乐器约500余种,它包括了种性能、各种风格、各种声部的不同类型的乐器,这个庞大的乐器体系以其独特的中国民族气派屹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而在这些众繁多的乐器里,根据各自所具有特点,作为乐种主奏乐器的则不多,约20余件。而划分乐种的根据则是按主奏乐器的不同来划分,所以主奏乐器的不同与乐种风格的特点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近些年来,我国虽有一批优秀的从事乐种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和学者,但就主奏乐器与乐种的风格这一研究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向更深层次的方面研究,应当在此基础上对这一薄弱环节加以重视和填补,使其研究成果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来丰富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作者简介:李波(1987—),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专业方向音乐研究。

不同主奏乐器对乐种风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