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10期 ID: 153853

  

浅析写作素质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实际运用

◇ 赵 琪

  [摘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应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觉悟。结合厦门兴才职业技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浅析写作素质在高职人才培养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写作素质;人才培养;实际运用
  
  一、应用写作课程的现状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广泛推行校企合作模式,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而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用文写作》这门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中基本上是处于从属地位,为专业服务。各专业都很重视技能,强调专业知识,对《应用文写作》这类基础课往往重视不够,而且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狭隘的理解为就业教育,忽视了高职教育应该是发展的教育,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
  二、明确课程定位,提高写作素质
  (一)根据行业和岗位特点,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根据厦门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出发,立足海西经济区建设以及本校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兼顾计算机、外语、艺术、机电等多学科高职专业特色。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课程组教师的精心设计之下,确定适当而有效的教学形式,强调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计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针对高职学生的具体特点,确立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采用模块教学法,在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外,还积极采用情景参与、对外交流、活动激励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写作技能训练,让学生调动更多的感知体会,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与自我发展。
  (三)调整教学目标,培养写作思维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层和职业岗位需求,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突出培养学生写作思维。要求本校学生应主动进行换位思考,始终把读者所需放在写作的重要地位,并花一定时间了解现代传播理论,建立新型的应用写作观。在学习应用过程论的时候,把应用写作看成是管理和工作的一种手段。在思想上,重视并研究应用写作理论,使理论成为写作的指导,以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适用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语文基础差。如在一个学期的几十节课时里教会学生全部掌握教材中几十种应用文文种,是不现实的。因此,本校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从应用文的应用性特点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确定教学重点,实现即传授写作本领又提高综合素质的双重任务。比如:管理类专业是特别强调汉语言能力的一种职业。从书面表达能力(常用应用文的写作)到口头表达能力(演讲与口才的训练),均是管理这一岗位群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在课程内容设置中,把课程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模块为公共模块,内容包括:应用文写作概述、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通知、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分为一个模块为选修模块。内容包括演讲稿、策划书、经济合同等内容。此模块中有些文种在课堂学习中,适用班级活动的方式来进行训练,如演讲稿、会议纪要等,使大量的书面训练与口头训练相结合。
  四、走出课堂,放飞写作思维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教学只有与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才具有活力。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从应用文的应用性特点出发,始终注意正确处理写作与生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经常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在生活中进行写作,在写作中反映生活,使写作教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融会贯通。比如我们每年现场参与毕业生招聘会,让学生亲临招聘会场,现场指导学生求职。
  五、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创建“以写为主”的课程模式
  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必须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如何实现这一学习目标呢?惟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
  学生习得自主学习的方式,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点,教师应当对学生怎样做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他们有效地把握、逐步地迁移。比如把批改作文的权力交给学生,教师就应当为学生拟定一些标准,一条一条地逐步掌握。本校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让学生检查以下十个方面,并写下相应的批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学生习得自主学习的可行方式只能是循序渐进的,教师要细致分析学生的“学情”,根据教材提供的各种可能,耐心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增强信心,勇于实践。
  六、分析现有问题,继续深化课程改革
  虽然本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在培养学生写作素质上有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发现诸多问题。如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受地点、时间的限制。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我们将引入“网络搜索-网络讨论-网络讲授-网络答疑-网络作文”网络教学模式,构建网上写作教学平台,探索数字化时代新型的写作训练途径,寓教于乐,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华《谈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培养高职生的综合素质》 中国成人教育 20008年
  [2]、李红《高职生应用写作素质培养初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年 第146期
  
  作者简介:赵琪(1982—)女,江西九江人,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应用写作。

浅析写作素质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