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终身体育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时尚。它作为一种提高或培养目标。已经被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部门所普遍接受。而对终身体育教育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正是学校体育教学。做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如何把每一个在校学生,经过学校体育和学习训练,真正达到身体素质全面提高,学会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其终身受益,则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教育教学观念;内容设置;课程开发;素质教育
一、前言
当前终身体育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时尚。它作为一种提高或培养目标。已经被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部门所普遍接受。而对终身体育教育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正是学校体育教学。做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如何把每一个在校学生,经过学校体育和学习训练,真正达到身体素质全面提高,学会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其终身受益,则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二、问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从90年代开始创建,2008年又经历全区五所职业学校合并,成为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目前在校生近八千人,在籍学生一万多人。全校使几个专业部的学生共同使用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来上课,学生每天重复着与普高学生相对的练习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暴露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学生普遍缺乏锻炼兴趣,起点较低,个体能力悬殊大,学生没有特长或专项成绩,这些同学都是从小接受正规体育教学的,从锻炼年龄讲:都具备10年左右的历史,在这些年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接触的新教材内容很多,但很多知识都是一带而过,不能够系统地去学习,所以学生对体育各项基本技术掌握的太少,初中三年体育课,主要以加试体育30分项目为主,很多学生在家长与老师的督促下,每天都重复着单调枯燥的练习。难以引起学生锻炼兴趣。进入技校后,学生在心理上感觉没有压力了,多数同学基本上把体育课就当成活动课了,特别是女生进入技校以后,更不愿意练习了,加上学习没有压力,体重日益增长,体质不断下降,很难完成体育教育任务。这种现象的出现,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教学观念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整个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开始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既不能仅仅是精通于某一个方面或者领域,而是要触类旁通,全方位的多面手。通过这两年用人单位来我校选择毕业生的情况路来看,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关注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甚至要求学生具有某一方面的体育特长,以后单位开展一系列的体育活动,我们的毕业生能够成为骨干力量,从而推动该单位的体育活动开展,数量良好的社会形象。所以,我们的体育教学,也要结合着就业需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做一些改变,为学生们以后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针对专业特点,恰当地选择内容
我校专业课程较多,各专业要求不一,因此在制定教学任务时,应结合专业特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锻炼内容和要求,在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要完成一般的身体素质联系,可以通过跑、投、挑三方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并让学生学会锻炼的方法,为他们坚持终身体育锻炼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今后不论是走入了大学校门也好,还是直接走向工作岗位也好,都能有健康、良好的体魄。而且职中毕业生今后的工作大多都是以体力劳动为主,比如汽修、宾馆服务、烹饪等行业,这些工作的一个相同特点就是长时间的工作能力和突出的肢体动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刻意的对学生的身姿体态等方面进行培养,首先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形体美感,比如让学生在节奏明显的音乐下进行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的练习,或者是在一些游戏和比赛中进行,是同学们保持兴趣。这些练习应当经常性的,使学生在学生时就养成良好地吃苦耐劳的精神,以适应今后工作环境的需要。
四、建议与思考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有一定特殊规律性。体育教学的达标一般是通过身体练习从而感知,理解直到熟练体育知识技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增强体育过程。由于体育教学所具有的特殊性,因此制定职业学校体育教材时,首先要确立必修课,和选作课内容:必修课的内容要参照大纲要求来制定的,要注意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通过精选内容,精心组织,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选体课内容,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要求来制定的,学生通过练习,充分发展特长,促进了学生自觉锻炼身体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其次,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确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理念。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时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表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全新的教育思想,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精神。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育理念,体育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几种体育技能,了解几门体育比赛知识,而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教师要从以往的领导者、规定者转变为引导者、启发者和参与者,与学生一同成长和进步。面对着新课程的要求,让真正深入的予以学习和领会,思考当前自己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理论素养,积极参与到体育改革的进程中,用自己全新的理念和行动来践行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
第三,对现有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首先要对体育课的时间予以充分的保证,不能因为诸如有活动或者临近考试,便牺牲体育课的时间,唯有时间上有了充分的保证,我们的课程资源开发才有了进行的基础条件。其次是不能只是局限于学校内部,可以聘请一些校外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和指导,让体育教师了解到最新的教育理念,使得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并让自己的课程开发结果得到检验;最后,要明白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必须有长期的坚持才能完成,有了合适的想法,就要向相关部门申请课题立项,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而不是某一个老师的心血来潮,必要的时候还要请相关的专家和领导予以帮助和指导。
最后,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对于广大体育教师教师来说,首先要增强体育课程意识,做到不盲从,不保守,而是用求真务实的态度,抓住问题的本质,真正理解体育教育的含义,领会新课程精神,明确改革方向。无论体育课程的管理的形式怎么变化,体育的学科特性不会变化;无论体育课程的内同怎么变化,基本的教学目标和理念不会变化;无论是学段的划分怎么变化,体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不会变化。其次是要加强现有体育教师的师资培训,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对于在职教师,各地方应该加强有针对性地培训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通过讲座、研讨等形式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和消化课改的新理念,通过一些研讨课帮助他们丰富实践经验,增强课改的信心,引导广大教师将课改深入下去。
五、结论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体育教育任务应以强身健体育人为目的,以学生学习和体育锻炼为中心,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体育教学要为全面育人的总目标服务,要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的需要。要体现的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引起广大同行们的共鸣,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也希望本文所提出的几种建议,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一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姚蕾.国民体育素质培养与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科学,2003,23(3):18-22.
[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S].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02-13.
[4]王皋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涵义的论释[J].体育教学,2006,4-37.
作者简介:戚新坚(1981—),男,江苏武进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就职于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