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就《敬业与乐业》中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的教学情况,从某种角度阐述语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才能; 境地;第一等人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要仅仅满足于对文本内容的解析,重要的是要在解析文本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多方位的思考,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天地间第一等人”出自《敬业与乐业》。原文是这么说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敬业与乐业》是中职《语文》(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一单元的一篇必选课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第十四卷,是作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其中,在谈论“敬业”时,作者讲:“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文章最后,作者殷切地勉励青年学生要发扬敬业与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也许是因为这位老先生的殷殷嘱托,也许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使然,笔者对“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总是情有独钟。教学时,总是喜欢问学生:何为“天地间第一等人”?然后和学生一起思考、讨论,而每次探讨,都有令人欣喜的收获。
首先,由学生解读“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学生解读可分两个步骤:第一步,请学生从文中找出说明这一观点的语言和事例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会很容易地找到答案:无论是当大总统、拉黄包车,还是佝偻丈人承蜩,只要“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或是“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它交换”,就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二步,让学生就自己的阅历举例并简评
应该说,这一环节,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比较强,同时,他们的思维也相当地敏捷,课堂气氛可以说是空前的活跃。
有的同学说,周恩来之所以伟大,在于他终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和他所热爱的人民。至今,他仍然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尤其是我们淮安人民学习的楷模。我认为,他就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有的同学说,说到我们淮安,我认为汉赋鼻祖枚乘也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他的代表作《七发》是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作品,他那忠诚为国的优秀品质和特有的文学才华尤其为后世称道。为了纪念他,淮安人民政府还把大学城附近的一条路命名为“枚乘路”呢!
说到汉朝,我认为司马迁也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如果没有他忍辱负重,呕心历血数十年,哪里会有史学鸿篇《史记》又一个同学说。
我们学过的第一册语文课本中讲到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居里夫人都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同学们兴奋地说。
其次,由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天地间第一等人”从学生的发言来看:能从课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并不代表他们真正地理解了答案的内涵。毕竟,学生的阅历是有限的,认识是理论的,他们还不能全面地、实际地看待问题,认识问题。在他们看来,只有名载历史的人才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因此,教师的适当引导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笔者认为,以全国劳模、时代先锋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为例,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具有实际意义。因为他们是平凡的人,做的是平凡的事。
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中国中铁一局的高级技师窦铁成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我是一个从农村招工出来的工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一直工作在施工生产一线,但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和技能,当工人就一定要当一个技术过硬、让人瞧得起的好工人。岗位就是责任,工作就是奉献。”他的发言应当是对“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这句话的最好注脚。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闪耀的舞台,有的只是平凡的岗位和应尽的职责。
李素丽,一个普普通通的售票员,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责,没有抱怨,只有微笑,把售票员的工作做到圆满,做到了全中国最好的售票员,被评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她就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任长霞,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作为一名警察,坚守着自己平凡的岗位,为人民尽职尽责,敬业之心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这些鲜活的事例清楚地告诉我们:他们做的虽然都是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他们都能够忠实、圆满地完成;他们虽然没有光彩夺目的生活,但他们敬业的态度却让人敬佩。只要因时、因材、因地,忠实圆满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天地间第一等人”并不是高不可攀,即使我们做的是世间最平凡、最琐碎的事,只要我们拥有一颗认真负责的心,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我们就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当然,教学中,只要我们本着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一定会大放异彩。
写到此,忽然忆起:2007年,江苏省把“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作为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的作文题,应该也是出于此种考虑吧!
作者简介:沈玉云,建筑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