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旅游业总体发展形势是好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者旅游兴趣水平有所下降,旅游活动中兴趣满足水平不足,旅游者旅游活动中高原现象影响,旅游宣传和旅游实践的落差等对旅游者的旅游兴趣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作为一名普通的旅游专业教师,笔者以自己初浅的认识,分析成因,寻求对策,希望能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关键词]旅游兴趣;水平下降;成因对策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索、体验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兴趣一旦形成,那么,当他们去认识、探索、体验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时,将会伴随着积极的、肯定性的情感。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兴趣倾向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指挥棒,旅游者的兴趣水平是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发现,在我国旅游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旅游者人数不断快速增长,旅游业的经济收入大幅增加的大好形势下,也存在着旅游者的旅游兴趣水平有所下降的趋势:有的旅游者在旅游之后发出感叹,再也不去旅游了!这是所有旅游业从业人员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因为这关系着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大局。笔者认为,造成旅游者兴趣水平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旅游活动中兴趣满足水平不足。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总是对旅游活动充满着美好的想象,旅游兴趣水平呈现出比较高的状态。然而,如果旅游活动中的感受和旅游结束后的反思不能和旅游者的美好期待接近或成正比,将对旅游者的旅游兴趣水平的保持和提高造成较大的冲击,伤害到旅游者继续旅游的积极性。这种伤害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旅游者一次的旅游兴趣不能充分满足,将会对整体旅游活动产生质疑。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旅游服务的质量、旅游商品的质量、旅游配套设施的功能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旅游兴趣水平的满足。旅游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服务态度、导游讲解、行程安排、旅游景点、购物质量、交通、住宿、餐饮等都被旅游者所关注,都是旅游者旅游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旅游者对旅游全过程的评价。
二、 旅游者旅游活动中高原现象的影响。
初次参加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旅游兴趣水平往往较高,因为旅游活动本身固有的特性对其产生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是强大的,即使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和期待有差距的地方,也会被冲淡。多次、经常参加旅游活动的旅游者则有较大的差别,虽然旅游景点的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旅游活动本身也有相应的规律和秩序,重复感和审美疲劳是影响旅游兴趣保持和提高的大敌。这种旅游审美中的高原现象,必须经过一定的周期或者较大幅度的审美提高才能克服。
有的旅游者说,有什么好看的,到处都是房子、人、图片、名人用过的东西,都差不多,没什么好看的;有的旅游者则说,黄山我都去过了,还有什么山值得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吗!有的旅游者说,国内外的大景点我都去过了,我不需要再去旅游了。
三、 旅游宣传和旅游实践的落差对旅游者的旅游兴趣保持和提高起着巨大的反作用。
为了宣传旅游活动,吸引旅游者加入到旅游大军中来,旅游宣传部门想方设法,引起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兴趣,其中,不乏一些现代化的技巧和适度的甚至是夸大的成分。电视宣传片的效果要比景区美得多,广告宣传文章把任意一个地方都变成了“人间天堂”。青山绿水、飞瀑流泉、日出美景、民族风情、悠久历史、神话传说、古貌新颜在宣传中无不引人入胜,其实能让人留连忘返的又有多少?
无疑,从实效上来看,这些宣传在短期内可能实现了招揽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的目的,但如果从长远来看,受到损害的将不仅仅是旅游者的旅游兴趣,也必将影响旅游业已经鼓起的钱袋子。上当受骗的感觉将把旅游者高昂的旅游兴趣压抑到最低点。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想使旅游者的旅游兴趣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四、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关注服务细节,营造和谐旅游。
旅游从业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专业技能、提升道德修养,尤其是需要加强职业道德品质。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加强服务意识,想旅游者所想,尊重旅游者,合理安排旅游活动,使旅游活动和谐有序,按计划全面完成,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心理需要,使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得到有效保持和升华。
五、旅游景点(区)的规划建设和旅游线路安排要科学合理,特色先行。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满足旅游者特殊需要的过程。旅游的异地性、旅游者的流动性、旅游活动的吸引力均源于此。特色是旅游的生命,特色强则生命力旺盛。你建亭我也建亭,你搞乡土旅游线路我也绝不落后,千篇一律,重复建设和安排将不利于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和良性发展,不利于各地区旅游资源的互补,对旅游者来说,相似的旅游景点(区),雷同的线路无论如何是提不起兴趣的。
六、尊重旅游者的知情权,旅游宣传要以事实为基准,回归实事求是。
选择权是旅游者的基本权利,选择权的实现基于知情权。旅游者的旅游信息来源虽是多方面的,但旅游宣传在旅游者心目中更具权威性。夸大的、虚假的旅游宣传虽会使一部分旅游者在一段时间内做出错误的旅游选择,但从旅游业的长远来看,整体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自毁长城,因为旅游者的旅游感受是评判旅游优劣的唯一标准。
居安思危,当盛想衰。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虽然正处于上升的黄金时代,但是旅游者是旅游业发展的“衣食父母”,能否保持和提高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增强旅游业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必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片言碎语,聊表我心,旅游兴衰,人人有责。
作者简介:熊育红(1974—),男,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