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6期 ID: 153379

[ 谭子强 文选 ]   

如何引导学生写作文

◇ 谭子强

  [摘要]引导小学生写作文的方法和途径有:任意起草,反复修改;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联系课文,适当摹仿;成立小组,学习讨论;规范语言,作好讲评。
  [关键词]引导;小学生;作文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不少教师都有共同的感受,认为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难以提高,很多学生则认为写作时无话可说。因此,作文教学往往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如何引导小学生写作文呢?根据自己从事语文教学的体会,觉得以下几点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任意起草,反复修改
  在小学生作文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要求学生起草时就斟字酌句,反复推敲。其实这样并不见得是最好的起草办法,相反很容易造成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为此可引导学生任意起草,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充分抓住一种感受、冲动或精心思考后,随意流动笔墨起草初稿,不管文章结构,不要求逻辑语法,不管漏洞百出,然后再认真修改。随意起草的初稿,不用说毛病肯定很多,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反复细致的修改词语和句子,调整文章结构,最后整理成章。
  二、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好文章都是写自己,尤其是记叙文更是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或写身边的事物。不写自己,总是把自己设想在遥远的距离之外,,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毛病。因此,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和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经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历,有自己的性格和气质,有自己的学识。不同导向的观点写出异向的作文,即使相同的观点也会写出异向的作文。一个学生作文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学生要去写一个真实而又有一定特点的自己。为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消除懒动笔的现象,教师可开导学生不要把写作文当作一种负担,而要于写作中发表意见、倾诉心里话,大胆发揭发问题,暴露思想。
  三、联系课文,适当摹仿
  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所以在教学时,可选用课本中的文章作为范文,先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进行分析,理解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弄懂自己将要描写的事物与范文的异同,让学生真正体味到文中语言的审美感觉。例如,在《参观XX公园》时,学生一开头就可写参观前的天气情况,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第一次跳伞》中的第一自然段。虽然公园里没有“机场、飞机”等景物,但可以有有“蓝天下漂浮着朵朵白云,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于是,学生很快就学会并写出了参观前的内容,为本次写作开了一个好头,亦为主题思想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不能让学生沉溺于摹仿,更不能抄袭,只能学习他们的形式、结构技巧,或是受到内容的启发,但是一定要写自己的内容,语言一定要个性化、生活化、情感化,流露自己的真挚感情。
  四、成立小组,学习讨论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成立若干个写作小组,每组选拔一至二名写作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充当组长,每当一篇文章起草完毕后,由他们负责组织组员轮流阅读、讨论并修改小组的每篇文章。这样,不仅为每个同学创造了互相学习的机会,也促使学生通过阅读修改别人的文章,启动自己的思维,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更加深了对命题的理解与认识。待讨论学习结束后,还可让学生从本次习作中选出几篇进行朗读和讲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了能力和水平,真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五、规范语言,作好讲评
  在作文教学现实中,学生很容易出现口语与书面交换的混乱,同是一件事用口语表达得淋漓尽致,一旦写成作文时却觉得无言以表,本来是“你先回家”,结果却写成了“你回家先”。因此在作文教学时,除了让让学生做到有话长说,无话短说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恰当地进行口语与书面语的转换训练。教师最重要的一是写好批语,尤其是激励性的批语;二是做好讲评。写好批语是个别谈心,是针对性很强的工作,侧重解决特殊问题,力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讲评时普及教学,侧重解决普遍性问题,这样做到手中有典型,心中有全局。
  总之,引导小学生写作文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就一定能点燃学生内心深处写作的火花,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添上一笔美妙的色彩。
  
  作者简介:谭子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高黎小学。

如何引导学生写作文

  •  / 何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