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6期 ID: 153387

[ 吕小勇 文选 ]   

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健康情感

◇ 吕小勇

  [摘要]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诗文经典。这些诗文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的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关键词]语言积累;重视;要求;方法
  
  语文是一门语言积累的学科,没有语言国界,一切语文活动都无从下手,也毫无意义。数量化上课时懂不懂,“懂”字至关重要;语文课没有听不懂的,全靠课内外多多积累,关键在一个“积”字。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诗文经典。这些诗文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的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那么,积累语言的具体要求有哪些?语文积累的方法如何?我们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着手呢?对此,我来谈谈浅薄的理解
  一、积累语言材料的具体要求
  (一)内容的广博性
  所谓广博,就是博采百花,酿成花蜜。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倘若只盯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要达到内容广博,就必须博览群书,中外古今,广泛涉猎,“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二)目标的定向性
  要确定自己在一个时期内的努力方向,根据确定的目标方向,有意识地积累某一方面或某几方向的语言材料。目标方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确定,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个人需要来确定。可以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来确定学习或研究专题,围绕专题广泛搜集语言材料,做好语言材料的筛选整理,分类贮存工作。
  (三)态度的坚韧性
  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中要培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态度,不能一暴十寒。积累语言材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要眼勤、耳勤、手勤、脑勤,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思不想不读书,边听边记边思考。在阅读和倾听中,识别和发现符合一定要求的语言材料,整理和抄记下这些语言材料,日积月累,必然会: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四)方法的多样性
  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应注意学习和总结多种多样的方法,在文本阅读、网上阅读和口语交际中记录符合一定要求的语言材料,分门别类,整理保存;专题摘抄法,围绕是一个专题,搜集摘抄相关的语言材料;组合抄录法,对语言材料进行创造性处理,将其重新组合后抄录。宋代学者袁枢抄录《资治通鉴》,改编年体为以2件为中心,写出了《通鉴记事本末》一书。
  二、积累语言的方法
  (一)认真读书,学习书中的语言
  提高写作水平,读书很重要,通过读书积累字记事。读书要做到口、目、脑并用,一方面读、一方面思考,做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
  不光读书,还要背书,对于短小精粹的文章,一些精彩的语段,一定要熟读成诵。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破”字不仅是书本表面上的“破”,恐怕还有背诵的意思。
  更进一步地说,还要抄书,比如记读书笔记,写读书片片,都属于抄书的范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写一遍也会加深记忆。
  (二)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仅有写作所需要的情节、人物、事件,同样生活中也有许多的生动的语言。如:“有理说理,有谷子碾米”(用于劝架),“种一葫芦打两票瓜”(形容庄稼欠收),“木锨板铲火,不久就着”。这些来自群众之口的语言形象生动,意思表达准确,用在文章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留心生活,留心群众的语言,能学习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提倡向群众学习语言,这个倡议是十分正确的。
  (三)描摹生活,动用积累语言
  描摹生活就是积累和使用结合起来。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学就是为了用。积累的语言只有经过动用才能掌握得更熟练。
  (四)相互交流,积累语言
  交流之于积累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学生的阅读和生活体验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所哈姆雷特”,交流沟通个体偏狭的理解,使语言的积累达到融会贯通。交流所达到的效率永远是优于个体行为的效率,因为有交流就有兼收并蓄,学生花很短的时间(相互交流的时间远比独自探索的时间要短),积累到了不同的语言信息;有交流就有辨伪存真,在辨析和取舍中的积累加深了学习对语言的感悟。另外,交流活动带来的彼此认同和成功感受,又是语言积累以外的另一层妙处了。
  (五)灵活运用,积累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目标中也都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有意识地在运用中自己有的积累语言,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语文积累是为了运用,即使最终形式读写技能,不会运用的积累再多,也只能算个“两脚书柜”;在运用中形式的积累更具深沉厚重。
  (六)广泛搜集,积累语言
  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谚语、歇后语、留言、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指导他们在阅读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格言,优美诗词等,把生活学习、电影戏剧、报刊书籍、宣传标语、电视广播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记录下来,广撷博采课外语言,并在同学中进行传阅交流,互相观摩。这样直接、间接的语言材料积累的多了,写文章就会语言丰富,表情达意就能挥洒自如。

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健康情感

  •  / 何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