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6期 ID: 153372

[ 赵新峰 文选 ]   

语文教学整体观构建刍议

◇ 赵新峰

  [摘要]文章在语文教学整体观的指引下,从教材的整合、语文能力多方面发展的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三个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学整体观的构建和实践经验,以求语文教学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整体观;整合
  
  语文教学亟待树立一种整体性的教学观,从教学整体观念的树立、从教材的整合、从整个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方面拓宽语文教学的广度,加深语文教学的深度。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握语文教学整体观呢?
  一、整合语文教材,树立教学整体观
  自新课程实验以来,以“主题”组织单元的设计已成为语文教科书编排的一个新取向。这里的“主题”,是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以文化性或人文性为线索。这种设计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解教材,要纵横联系,领会意图,把握目标;处理教材,要整体入手,兼顾局部,为生成而预设,让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成为此单元教学构成中的一个点。这个点在结构中既承前也启后,与系统中其它点的组合发挥出超越自身强大的整体力量。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简化为练习,而且是进行书本知识训练的练习,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效应因而难以充分展现。教师如果以模块的方式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就会变单纯的练习为引导学生发现本单元课文与练习的联系,形成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重组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协调发展,实现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
  如在当前最为热门的低碳生活主题下,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环境”中的五篇课文《苏州园林》《都市精灵》《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治水必躬亲》以及单元后的“记叙中结合抒情与议论”的写作指导,可以组成一个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块。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在“人与环境”的主题下,串联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本模块教学可分三步走:1.几篇课文的教学应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与课文深层次对话,从而真正走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块主题;2.课文中主人公如何营造和谐的环境,可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并让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课文以及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谈感受,从而树立环保的责任意识;3.拓展延伸部分,发动学生进行低碳生活在生活中不同方面的应用、意义的研究活动,并形成小组的研究成果,在班级发出低碳环保生活的倡议。这样的设计,用整合的观念丰富了文本教材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在一个时段内,在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和培养能力,逐渐地提升语文素养。
  二、用整合的观念,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语文课程应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识、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语文课程尤其应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为重任。” 其实,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学习活动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把语文能力割裂开来,分别进行指导,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结果是不太令人乐观的。因此,我们要用整合的观念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能力。整合的核心是联系的建立。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在识字写字、汉语拼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语文的反复实践活动中善于抓住契机,创造条件,夯实能力训练的基点。
  比如,要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除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之外,还要在读写结合上花大的气力。可以说,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实践证明,仿写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又如,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是与其他语文学习活动共同存在的。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口语交际这个途径,课堂教学是无法展开的。因此,不管是课文学习前的交流,还是对别人的朗读提出看法,或针对课后问题进行的质疑讨论,都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机会和平台。
  三、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走向语文功能的综合
  课程综合化是世界范围内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之一。我国现行的中初中课程体系是严重的分科体系,这种分科的体系实际上是把学科彼此孤立起来,分别地向学生头脑浇铸,这种教学的结果不能完全达到培养一个完整的健全的人的目的。课程的综合或整合,是新课程改革在结构变化上的一个重点。
  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从课程内容方面来说,就是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在自然、社会广阔的天地里,引导学生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不断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学中可以有效地组织一些课外语文活动,如观察、调查、参观、比赛等活动,也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体验正常、丰富的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的种种规范、礼仪中学得各种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人格。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不能零敲碎打,应回到一个大的视野中来整体策划、精心设计、高度综合,在灵活整合中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在面对未来,面对生活时多一些底气,多一些灵气。
  
  作者简介:赵新峰,江苏省新沂市第六中学。

语文教学整体观构建刍议

  •  / 何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