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6期 ID: 153375

[ 柯智贤 文选 ]   

浅谈名著的教学

◇ 柯智贤

  [摘要]一些省份的高考语文试卷开始设置名著阅读题,提高高中名著教学的实效成为重点。结合农村学生实际,可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学生由被动阅读转变为自觉阅读,从而增加文学素养,并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名著教学;阅读
  
  近年来,福建省、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相继设置名著阅读题,题目设计上也日趋成熟。如在《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文学名著阅读设两个小题(一道五选二的选择题,一道为简答题),分值10分,同时明确将8部课外阅读的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列入考试范围。对于这一题型,农村中学的学生相对显得较为吃力。受条件的限制,不少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自觉性较低(其中一个原因是,拥有课外书籍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只是一种梦想),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名著有时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已。
  对此,很多农村中学的教师只能采用印发名著简介、内容概览,或采取题海战术来强化训练,巩固名著教学的成果。这些办法对于应试而言,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至少与城市学生的差距拉近了一些)。但这种办法会造成学生过分依赖教师,放弃阅读原著,而且随着名著考察内容的日渐细化,考生如果只记大致的故事梗概,做做练习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能充分阅读原著,对这些选项就会感到模糊,无从下手。因此对于农村中学来说,高中名著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从基础年段抓起,尝试使用与以前不同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由被动阅读转变为自觉阅读,不管是应对高考还是增强文学修养都有很大的好处。
  一、开设阅览课将看阅名著落到实处
  针对农村中学学生阅读面狭窄和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担心看课外书籍浪费时间,会影响其他学科学习成绩的情况,我校专门开设了阅览课,要求学生全部参加,由语文科任课老师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内的图书室(图书全架开放)、阅览室看阅图书,并视情况现场指导阅读。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校还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学生看阅的情况进行登记,并于学期末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这一课程符合课改理念,又没有考查的压力,因此学生较为兴趣。
  为将名著阅读落到实处,我在实际教学中以名著阅读为重点,针对不同情况开设不同类型的阅览课。在图书馆内的名著数量充足的情况下,我要求学生到图书馆必须带上摘抄本,看阅的书籍必须是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或是与名著有关的文章、杂志、书籍。并在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交给不同的阅读任务,有的小组阅读《三国演义》、《红楼梦》,有的小组阅读《子夜》、《家》……每个同学完成的作业也不尽相同,视学生自己阅读的情况,可以摘抄经典情节,可以摘抄精彩语段,也可以准备课前三分钟名著内容的介绍或向同学推荐阅读名著精彩章节等等。
  二、开展你讲我问巩固阅读成效
  很多教师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语文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我则是在课前三分钟开展你讲我问活动,内容限定为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每节课安排一位同学(或按号数顺序或指定同学)上台讲一个名著故事(一般每个月指定一部名著),不能背材料,念稿子,必须是用自己的话来讲,尽可能按照记叙文六要素来讲。讲完后,由其他同学提问或质疑,可以为所讲的情节挑出错误,也可以要求对某个情节讲得更详细;可以延伸到相关的名著故事讲述前后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可以要求讲演者评述相关的人物形象。
  你讲我问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将阅览课上或课余时间看到的名著内容有一个消化的过程,看完后再讲一遍,并经过同学的考验,记忆就会相当深刻,避免过早遗忘。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当然,这个活动在开展中也遇到一些矛盾,比如时间的控制,超过三分钟会影响课堂教学,控制在三分钟之内,学生会觉得意犹未尽。比如有的同学提问的问题与教师的初衷不一致,像有个同学在讲《三国演义》的“煮酒论英雄”后,有的就问:“既然曹操认定天下英雄只有他们二人,为何又会放虎归山,难道曹操这样厉害的人都瞧不出刘备的怕是装出来的吗?这与曹操的奸雄形象大不相符,你觉得曹操是不是另有所图?”这就跑出名著情节的范围了。这些情况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改进,以求得更大的实效。
  三、观看影视剧进一步深化理解
  很多名著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有的名著甚至被翻拍了多次。大多数经典影视剧的改编能忠实于原著,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观看相应的影视剧。这样既可以通过感性的画面增强对名著情节的记忆;又可以就某个情节进行比较,体会原著语言的魅力,唤起阅读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以原著为基础,为影视作品中挑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如在教学《红楼梦》时,我就先组织学生观看了电视剧《红楼梦》的前面三集,然后要求学生去参阅原著的相关章节。在一番对比后,让同学讨论问题:(1)你觉得改编的电视剧内容上有没有忠实于原著?(2)演员的表演与你对原著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是否一致?(3)你认为作品中的哪些内容是电视剧所无法表现的?这样,学生通过讨论加深了对作品的印象,又认识到原著中的很多内容是影视剧所无法表现出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贾宝玉,一千个林黛玉,阅读原著更有韵味,更能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据之后的了解,不少认为读得吃力的同学也开始饶有兴趣地阅读起原著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所选择的影视剧不能改编幅度过大,也不能每部名著都组织观看影视剧,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清主次,不能只看影视剧,不看原著,避免喧宾夺主。

浅谈名著的教学

  •  / 何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