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阅读是“接触英语、吸收语言材料,获得感性认识的最主要的途径”。 阅读是英语综合实力的表现,它集语法、词汇、速度、准确度、思维和背景文化等于一体。阅读是积极理解和接受信息的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根据古德曼的理论,阅读理解是语言知识和人脑中的各种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阅读技能的提高对其他三种技能有着“纲举目张”的作用。著名学者柯鲁克先生曾一再主张把英语的大量阅读当作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阅读;语言研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学生阅读量的增加、阅读兴趣、阅读技能的培养的意义已超出为了学生考试的意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阅读技能是英语最基本的阅读能力
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它能否快速、高效获取有利信息;而阅读能力的强弱又取决于阅读者的语言知识﹑语言交际能力及认知能力。语言知识是交际的基础,是阅读能力的最基本成分。提高阅读能力不仅有赖于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有赖于阅读技能的提高。心理学家及语言学家认为阅读技能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速度﹑理解﹑词汇。速度是阅读技能的第一要素,也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对阅读速度已做了明确规定。理解是阅读技能的第二要素,对阅读理解有决定性意义。我国NMET考试大纲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是:①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②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③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根据字面意思可以推断出文章未曾表达的意思,如作者的态度﹑意图等。④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⑤既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综合材料以外的常识去理解。词汇是阅读技能的第三要素。词汇量的大小对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有很大的影响。掌握的词汇越多,阅读速度才能越快,理解程度才能越深。
二﹑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要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烈的阅读兴趣和动机。可以通过文章的标题、所附插图先对文章的内容和含义作出推断和预测;也可以设置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调查学生对该主题的态度、看法及了解程度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同时,要提高阅读速度,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克服指字﹑声读﹑心读﹑回视﹑逐词阅读的坏习惯,培养“跳跃式”的阅读方法,养成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的习惯,克服对“心译”的依赖,运用多种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根据阅读技能的三大要素,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
1、带题阅读法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一遍,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次阅读,这样就可以很快从文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准确信息。
2、捕捉主题法主题及论题﹑话题,一般位于段首、段末或段落中间。当然,有些短文没有明显的主题句,其主题只好根据文中多次出现的词汇、短语及整篇文章的大意来归纳。抓住了中心,阅读理解整篇文章就容易多了。
3、篇章结构分析法在把握文章体裁框架后,认真分析篇章结构,可以从微观角度对语篇进行层次分析、信息加工和处理。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利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在指导学生进行完型填空、书面表达、短文填词的练习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具体做法是:快速阅读后,分段找出段落大意;第二遍细读后,找出各段的细节信息,进而抓住重点、纵览全文。
4、逻辑推理和推断法引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学生把握所读材料的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透过字面意思去挖掘文章内涵,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感情和写作目的。运用此技巧时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摆脱自己对某些问题的主观看法,避免“先入为主”;二是结合相关背景,如风俗习惯、科普常识等,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分析才能做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判断。
5、猜测词义法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词汇比语言结构更易造成阅读困难。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克服滥用辞典的习惯,引导学生掌握猜词技巧。这些方法有上下文分析法,如推理、因果、实例、同义、反义、定义与解释等;还有词素分析法,如词根、前缀、后缀等。
三、加强英语阅读教学,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其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性是阅读课的主要目的。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阅读教学更好地符合课程改革和学生需求,是英语教学中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一)阅读教学,注重技能的培养
学生对英语基本技能的掌握无疑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传授讲解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就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新课题。英语阅读教学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学,对课堂的严密性、逻辑性、艺术性、交际性和兼容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阅读辅导,注重能力的提高
阅读辅导就是以常规教学上的阅读基本技能为基础,利用阅读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选择丰富的材料保证阅读辅导的开展。利用图书馆、英语角、英语广播、网络等身边的资源作为学生的阅读辅导阵地。 教师每周要有意识地调整一定时间(甚至是挤出一节课)来安排辅导学生的阅读,以此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如对材料整体的把握,对一类材料的挖掘等。教师要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己的见解。教师在阅读辅导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要利用多种形式的训练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朗读竞赛、讲故事比赛、故事接龙等趣味活动,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与成功感。
(三)课外阅读,注重方法的指导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只有书本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一些学生的需求,他们会不断地去课外吸收知识营养。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
四、加强英语文学教育,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我们培养学生就要注重对所学语言的文化教育以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把培养“文化意识”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之一。新课程也倡导一种具有“文化”视野的英语教育。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认识世界,增加对英美文化的了解。”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处理好二者关系,努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增进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美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了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握好教材,还要仔细琢磨课文所反映的英美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背景知识为理解课文内容和揭示主题打下基础,帮助学生获得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开发和建设英语文学阅读课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发阅读文本资源。可以精心编选一些体裁多样、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文本编排和呈现的方式则是多种多样的,可分为课文补充阅读、单篇鉴赏阅读、主题整体阅读、经典系列阶梯阅读等。
2、构建适合文学阅读的指导模式。文学阅读是一个涉及情感体验、德性精神陶冶、言语情意表达等方面相交织的复杂心理过程。我在近年的教学试验中总结出“以美导引”、“以情陶冶”、“以意贯穿”的模式,就力图扫除英语教学呆板的气息,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审美情境、活动情境和思维情境中,领略语言的魅力,并透过语言贴近文学形象的心灵世界。此外,还可以通过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诗文朗诵会、歌曲演唱会、英语电影欣赏与交流、网络博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使文学阅读真正成为滋润、塑造和展现学生心灵的过程。
3、改善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角色。英语文学教育需要中小学教师改变传统教学造成的过于依重英语知识尤其是课本知识的固着定势,去关注甚至探研文学经典,这是真正的专业成长。与此同时,也需要教师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和创造性的实施者。
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英语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也正是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相信通过全体英语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会有更科学有效、符合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涌现,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我国英语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者简介:黄先荣(1978—),女,湖北保康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