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6期 ID: 153389

[ 王张合 文选 ]   

浅谈多媒体下的语文教学

◇ 王张合

  [摘要]社会需要创造性人才,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新时期课程改革下进行创造性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并不是运用得越多越好,在教学中应认知“辅助”含义,分清主次,坚持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到好处,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旨在从这些入手,探讨在其背后蕴藏的教学观念的变迁,并结合教学实例,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当前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教学艺术
  
  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教育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平台,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在教学中,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将过去课堂上无法展示的事物和现象生动直观地引入课堂,并借助POWERPOINT的功能,可使“死”的东西变“活”,“静”的东西变“动”,使枯燥无味的东西变得生动有趣。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播放配有画面和朗读的录像,给学生以新鲜感和吸引力。这种将文字符号和口头转述变为具体可见的、形象逼真的视觉画面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改变口述加板书的传统教学方法,避免因教师讲述过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抑,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处于学习和求知的兴奋状态,从而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利于扩大知识视野。因此,多媒体教学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口才绝佳的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口干舌燥,歇斯底里也力所不能及的。
  二、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如教《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适时播放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命运交响曲》、《欢乐颂》等,让学生聆听大师的心灵之声,体会人物的情感世界,感悟贝多芬的伟大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事实证明,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时,我们也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一味追求形式。
  课件可以运用多种颜色,有的老师就在颜色上苦下功夫,把课件弄得花花绿绿,滥插动画、声音、图片等,不讲内在质量,只讲形式,逐末折本,好看不中用,没有实际效果。多媒体教学,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应和教师的教学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应该发扬传统教学的精华,切不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抛弃优势方面,只是为了赶时髦、摆花架子,顾此失彼。
  现在有很多老师甚至是领导都认为一堂好课是必须有多媒体的,在一些地区,某一些学校便片面追求多媒体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其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而忽略了语文教师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讲解和分析,以电脑代替了人脑。 ;有的又为了上一堂公开课,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做课件上,并为了表现艺术美感在课件中使用大量的音乐,有的甚至在学生思考问题时还配以背景音乐。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我们要注意这是课堂而不是影视欣赏,完成教学目的才是我们的目的。
  (二)语文教师只是一个多媒体的操作者。
  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的交流是十分有益而且是十分必要的。每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上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举首投足、脸部表情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的却是必不可少的。而多媒体教学中“人”与“机”交流缺乏能动的感情交流,学生听的是音箱里的声音,看的是荧屏上的图象,教师手握鼠标,播放课件,既不深入学生中间,又不去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人际化的师生情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所取代,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了另一种借助于高科技手段的“满堂灌”,教师也便将课堂拱手让给了多媒体。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疏远,学生对学习本学科的兴趣自然大减,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断下降。
  总之,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应该引起广大同行的重视,但这种重视必须坚持适量、适当的原则,必须将它与有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应用它,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作者简介:王张合,陕西子长县马家砭中学。

浅谈多媒体下的语文教学

  •  / 何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