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作为一种全球化语言,其重要性有目共睹。因此,加强英语教育至关重要,而英语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见,英语情感教育能否操作到位,对英语教育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此,本文主要论述了英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育;情感教育;策略
英语教学不仅是学生英语认知范围的扩大过程,还是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情感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因此,它既是认识过程,又是情感过程,两者不可分割。英语情感教育是英语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其主要的方法之一。英语情感教育在整个英语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情感教育工作,是英语教育的关键。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
不良的心理情绪容易使学生产生受教育的抗拒心理,因此,教师应把学生当作朋友和子女来对待,在教学中付出真诚的情感。对于学习成绩较差和平时过分调皮的学生,要善于发掘他们的优点,因势利导,加以信任与鼓励,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厚爱与期望。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的亲近与信赖,才能避免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另外,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既注重弘扬与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为他们创建一个相互学习、愉快合作、共同提高的和谐民主、轻松自由的教学心理环境。
例如:对于内向、害羞、胆怯的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练习英语的机会,以及与老师、其他同学之间进行英语交流的机会;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一些比较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使他们降低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感,并且想办法为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产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感、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重拾信心,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认真钻研教材,深刻体验教材中的人物情感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任务中的重点难点,预测在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疑难问题与出现的错误,而且要分析研究教材中作者和角色人物的思想感情,并在课堂上将自己所体验到的角色情感生动地表达出来,从内心上感染、打动学生。
例如:课文讲的是名人轶事,教师就可以重点烘托出名人身上的高尚人格与品德,让学生深切感受名人那种不怕困难、与困难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或者投身事业、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如果课文讲的是科普知识,教师则可以从环保意识、节能意识、个人饮食健康及卫生习惯等角度作为英语教学的切入点;如果课文讲的是文学作品,教师则可以从人性或者人物情感等角度进行分析与引导。
三、课堂上充分运用言语表达和表情传递来表现教材内容的情感
讲台之上的老师不是单纯教学的机器,而是富有激情、充满热血的人,要用自己丰富的真情实感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并影响学生。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的言语表达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要有逻辑性和条理性,以便清晰准确地教授知识,还要尽量做到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以便充分展示教学内容中人物角色的情感。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语言表达的变化来表达感情,如果教师授课做到抑扬顿挫、有缓有急,则既可以传情达意、吸引学生,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引发学生兴趣,还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缓解学生听课的疲劳。
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表现在面部表情上,另情感表达更加栩栩如生,同时又可以将学生带入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感受人物人生的酸、甜、苦、辣,可以进行师生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以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且更透彻地理解教学的内容。
最后,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面带微笑,给学生亲近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因此.,教师要善于用目光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可以用目光表示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用目光表示鼓励,使他们有被重视、被期待的感觉。
四、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创造情境,烘托教学情感气氛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腾飞,电影、电视、投影仪、多媒体等多种先进的教学媒体手段被不断地广泛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这一切都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创设生动的形象和积极的情绪色彩。
例如:用实物或者图像演绎情境;用语言描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情境。通过视、听、说多种感官的接触与刺激,营造出教学所需要的情感氛围,创设一种积极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并获得声情并茂的知识,更有效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切身体验到教学内容中的人物情感。
如果教师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表情传递情感来引发学生相应的心理情绪反应,并与运用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相结合,那么,英语情感教育就能更好地体现“以情施教”的原则,因而取得更好的情感教育的效果。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学习活动,在快乐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情结
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学习活动,在快乐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情结。
例如:组织学生运用英语做广播,报道最近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或者体育新闻或者文化趣味小知识等;开辟英语学习园地,以墙报的形式简单介绍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故事笑话、名人轶事等;也可以举办英语角、英语知识竞赛、每周一歌、每周一文等活动,营造轻松的的英语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课后英语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品质
有研究表明,在学生对教师的认同中,教师的威信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性作用。威信高的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的敬重、爱戴,学生更愿意接受他们的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教师应该具备渊博的英语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英语专业品质,吸引学生,取信于学生,并获得学生的认同感,从而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相互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为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七、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
第一,减少学生的焦虑感。首先,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能找寻到一种归属感。其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向班级全体同学表达自己的看法之前,应该有充分的时间思考问题,并有机会和小组其他成员交流看法,获得及时的沟通与反馈并可以进行及时的纠正,因此,错误的几率比较低,焦虑感也就随之减少。
第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学生之间都要建立起一种相互帮助、相互依靠的积极关系,小组的成功源于小组成员各个人的成功,体现了学生个体的价值,使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保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对学生的直接纠错,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以便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自信心。对于那些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首先应理解他们的心情,向这些学生提问时,应该适当地降低问题难度,让他们有答对的机会,对于他们在学习上所取得的每一点小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肯定、鼓励和赞许,满足他们的“成功欲”,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少数的优等生,教师应适当提高授课难度,增强语言的超前性与新颖性,以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进行主动性学习。
参考文献:
[1] 邢海霞. 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情感教学的整合[J].外语研究,2006.
[2] 李德生. 英语课堂中的情感教学法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
[3] 方小爱.浅议如何开展英语情感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
作者简介:谭唯微,女,贵州遵义,研究方向:小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