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6期 ID: 153350

[ 郑青青 文选 ]   

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意识

◇ 郑青青

  [摘要]本文以小学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针对合作学习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教育创新,它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进行的一次新型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合作学习正是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崭新的学习方式。本文基于此针对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育;合作学习
  
  一、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一)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是绝对的权威,而合作学习中,提倡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最大作用在于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真正发挥,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但合作学习并非仅是学生的合作、学生的学习,教师就当“旁观者”,教师也应该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并且在参与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被排除在课程之外,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不再是以往的教科书或其他教学材料的忠实执行者,教师的作用也不仅在于对知识的机械传授,教师要将书本中的知识转化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从合作学习内容的选取、合作模式的采用到评价的施行,都是超出教材之外的,需要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自行设计和实施,创设出贴近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的课程内容。
  (三)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
  合作学习是一个复杂过程,它本身就席该是教师研究的对象,只有对其方方面面都了解清楚后,才可能更好地对合作学习进行组织和指导。其次,教师不仅要从教学的角度来组织合作学习,而且还要从教学研究者的视角来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且对自身不断反思和总结。对这些问题的发现、解决以及总结,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研究的过程,而且还可以对以后的深入研究积累素材。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研究主要是“行动研究”。这种研究根植于教师的教学实践,直接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研究的结论或经验总结能够更加直接地指导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策略,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师更应该在其中充当教育教学研究者的角色,实现从“教书匠”到学者型、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二、提倡教师间的合作
  (一)教材资源共享
  教材资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死”资源,例如:课本、教参、音响资料、相关书目、视听设备等:另一部分为“活”资源,如:教师、学生、环境、家长、社会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相互沟通有无,相互提供信息,可以减少资源重复,提高教学质量。
  (二)方法技能互探
  跳出本学科同守的小圈圈,多向其他兄弟学科学习,多与其他姐妹学科联手,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与教育技能,学科问加强交流,互听、互评、互学、互动,他长,我也长,他强我也强,既符合新课程学科综合的理念,又有利于拓宽师生视野。使音乐小学科在学校发挥大作用,各学科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共同向前。
  (三)情感心理互助
  音乐学科处于独立“孤岛”的时代应该结束了,走进其他学科办公室,走入大“家”心理,从情感心理上相互支持,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在给他人带去欢乐的同时,他人也将给你带来广博。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民主平等、尊生爱生
  《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放下“师道尊严”的权威架子。“蹲下来和学生做朋友”,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现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思想见解。在音乐课堂上,他们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老师。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环节,积极主动地做他们的朋友,要让他们感到教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
  (二)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合作学习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对生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合作学习关注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对师生之问互动关系的研究;相反,合作学习更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交往,从形式上看是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扮演的角色所决定的,师生之间是一种非对称性交往,二者处于教学活动的两极,是对立的。但从师生关系的性质看,师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学就没有教,教以学而存在:没有教也没有学,学以教而发展。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合作学习中并不是不关注,而是在提倡生生之间互动的同时,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
  例如:教师在教唱二声部合唱练声曲时,在以前会把两个声部范唱给学生听,学生就很呆板地听着却不会唱,而现在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教师这样对他们说:“同学们都唱得很不错,接下来老师唱第一声部,不过还需要你们和老师一起合作唱第二声部,哪些学生愿意跟老师合作。”学生自然会有兴致,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合作表演。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弥补了教师范唱时有一些不能顾及的表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巴洛赫.合作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2]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7.
  [3]何晓嫦.在走进新课程的日子里.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2006.1.
  
  作者简介:郑青青,辽宁省阜蒙县蒙古族实验小学。

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意识

  •  / 何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