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中职计算机教学特点和教学培养目标出发,提高教学质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就当前计算机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探讨解决途径; 从学与教这两方面分析,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当前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的具体内容,采取多样化、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操作技能,真正把素质教育推向前进,真正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问题;方法;教学质量;创新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其具有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高速发展和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日益扩大,合理构建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计算机又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实用性、普及性很强的学科,长期以来,由于教材更新远远落后于科技的进步,再加上教学的传统僵化和教师知识素质的滞后,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搞好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显得更加重要。加大投入,完善设施配套建设,充实计算机教学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教师知识素质迫在眉睫
一、加强人才储备和知识更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人才资源已逐渐超过物质资源、人才战略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成为教育界共识。90年代计算机的迅速普及使得很多学校计算机教师资源匮乏,将一些边缘学科的教师强制转变为计算机教师,一是年龄偏大接受能力较差,很多人根本没有学过对计算机比较陌生,现学现卖,根本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再加上上进心不足不能积极进修,只能靠多年的积累继续在计算机教学岗位完成正常的书本教学,根本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二是由于学校的编制很少后进来的年轻专业教师虽然有朝气但教学经验又不足,在校学过的理论知识很快就被淘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改革的进步,培训机制的引入虽有所提高理论的衔接,但接受能力差异和认真程度再加上教材的更新缓慢滞后,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和计算机知识迅速发展的要求。二十一世纪的经济竞争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推动学校和社会高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人才力。学校是社会人才输出的窗口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拥有一流的教育人才,才是我们培养一流学生的基础。教师知识的贫富决定了社会和用人企业的发展后劲,一个知识匮乏的老师培养出的学生推向社会和企业就会使知识与应用脱节,使企业缺乏发展后劲,大量的庸人会造成就业率低,增加社会的负担。所以说教学人才的内部培养、培训、储备和招聘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避免懒惰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随着经济知识社会和Internet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得力工具,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用人单位相应提高了对毕业生计算机水平的要求,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也成为了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注入式和启发式。由于教师水平的差异,在教学技巧的运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计算机教学中注入式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必要,但比较单调乏味,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味的讲理论知识,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没有使学生重视计算机在当今社会普遍应用环境下的重要性,而且这种学习方法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完成学习任务的策略来自教师,久而久之乏味的听讲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厌烦课堂教学,轻视非专业课的重要性,认为平时上网聊天、玩游戏都是高手,就是掌握了计算机的能力。甚至出现上课不认真听讲,逃课现学普遍的状况。实际上即便平时泡在电脑旁对计算机非常熟悉的学生,对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也模棱两可,只注重应用懒的探讨原理。启发式教学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化的比喻及列举学生熟悉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利用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讲到一些生涩难懂的术语和概念时,比如“IP地址”学生理解不了怎么叫IP地址?为什么不叫别的?正常的应该讲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按照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比特换算成字节,就是4个字节。例如一个采用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是“ 0000101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1”,这么长的地址,人们处理起来也太费劲了。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IP地址经常被写成十进制的形式,中间使用符号“.”分开不同的字节。于是,上面的IP地址可以表示为“10.0.0.1”。IP地址的这种表示法叫做“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这显然比1和0容易记忆得多,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很难。除了告诉他们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即“网络之间互联协议”意思外,还要告诉他们这就相当于我们每个人家的门牌号码,或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一样,这样学生很容易就会接受。由于教师的水平和应用技巧问题,也不是完美无缺。怎样正确理解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教学技巧、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抓住计算机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切入点,摆脱懒惰的课本主义,灵活利用课外读物和大量的技术信息,迅速提高自身知识修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以及自己及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三、加强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和自身的能力。
学以致用是职业学校学习的最终目的,实践是学习的有效途径。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计算机教学来说,知识点间逻辑性强、实践性强、知识更新速度快、内容多、范围广、应用面宽等特点。在讲授整个章节前让学生了解整个章节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把握知识点的脉络,比如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材大致分为几个部分,硬件组成和基本的工作原理、操作系统的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的统称。系统软件是管理和协调硬件的工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安装不同的应用软件,共享资源就是把很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到一起,达到获取有无的目的,这样让学生从大局去学习和思考,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和神秘感去探讨到学习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针对某一教学阶段和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学素材,结合教学策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信息资源,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需要不断的剔除落后的、过时的、将来不再应用的内容,不可以完全照本宣科,在充实自己先进理念的同时,增加新的先进的教学内容,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同时,不断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灵活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摆脱落后的教材的束缚。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初中毕业,理论水平较低,地区差别、条件限制,接受能力的不同等层次差别,采用先易后难的方式先统一学生的水平就能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学生分化严重现象,因材施教,编写出高水平的适合学生和社会需要的教案。在教学时要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课堂教学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在形式上是集体授课,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必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及时的掌握其他软件的应用,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理论学习中部分学生的个性魅力不能完全展现出来。每讲完一个知识点的时候 , 教师应在课余设计和组织一些难易适当、学生乐于参与的计算机实践竞赛活动, 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并感受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独立地学习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生关心他人,与人合作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质。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的好胜心,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即活跃学习气氛,又增加操作能力。教师也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改、组、挖,用自己的实践和接受的先进理念,及时调整教学结构,整改自己的教学方案,组织有效的培训和技能比赛,挖掘自己和学生的潜力,以适合教学和社会的需要。
计算机应用已发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使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多种多样,只有做到先立己再利人,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技术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9-49页。
[2]《大学计算机基础》,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241-245页。
[3]《科教文汇》科教文汇杂志社,2009年5月30日,110-111页。
作者简介:李天飞(1965—),男,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发行过多篇论文,现任职于沈阳市旅游学校。曾在沈阳市电化教育管工作多年,担任过《中小学语文视频素材库》编写制作工作,获得国家级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