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然有不少教师在尝试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教学方面存在的误区使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本文结合自身实践从探究环境、探究课题、探究方法和独立精神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培养学生敢于探究、乐于探究,善于探究的品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指导;方法;探究;乐于;创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然而,近年来不少教师在尝试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教学方面存在误区:有的教师严肃的脸孔让学生望而生畏,遏制了学生探究的激情;有的教师无论什么问题都让学生探究,而实际上有些问题学生张口便能答出,毫无探究意义;有的教师让学生去做一些超出学生学习能力范围的探究;有的教师认为只有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才是探究式学习;有的教师常对探究无果的学生大加批评挖苦,似乎学生的探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结论不作评价,一笑了之,即使认真探究的学生也因得不到鼓励而无探究欲望。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创造学生民主宽松的探究环境
探究式学习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重在探究事物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结果,要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个性。强调自主探究,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必备的条件,让学生敢于自主探究。例如在执教《再塑生命》时,谈到海伦·凯勒小时候脾气古怪,动辄大发雷霆摔坏洋娃娃的原因,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有的学生为感受海伦的心情脱下校服蒙上眼睛,用透明胶带贴上嘴巴,用手指塞上耳朵;有的学生迅速查阅手边资料……课堂似乎有些乱,但我没有马上制止孩子们的“胡作非为”,而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不久学生便争相举手说出探究结果,即使有个别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我也不急于打断。这种民主宽松的探究环境,真正让学生做到了自觉自为,个性张扬。
二、指导学生提出适当的探究课题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出适当的探究问题,要注意三个原则:1、价值性原则。让学生探究的问题要有探究价值,经过学生的努力探究后会有结果。2、可行性原则。教师应因班而异,考虑学生的基础,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全。有些问题虽有探究价值,但由于受客观条件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对初中生来说是不可行的。有位教师教《旅鼠之迷》,让学生探究旅鼠死亡大迁移的原因,虽很有趣,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探究不出结果的。3、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在教《俗世奇人》时,我发觉学生对泥人张这一形象很感兴趣,便引导学生探究他为何能一言不发而妙招制胜。
三、指导学生掌握合适的探究方法
探究性学习要整理观点,分析研究问题,故对学生的方法指导尤其重要。
(一)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性探究学习
比较学习是一种实用易行的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比较,找出比较对象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或进一步探究形成这些异同的原因,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学习《醉翁亭记》,我引导学生与《小石潭记》进行比较,找出它们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学生经过探究明白了古代不少山水游记都是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表达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教学《范进中举》,引导学生阅读《孔乙己》,让学生自己分析范进和孔乙己的相似点。比较性探究学习的文章还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审视不同文本。
(二)指导学生进行专题性探究学习
专题性探究学习是学在一篇课文之后或之前,为深入全面地了解课文中事物而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材料的研究性学习。学习了蒲松龄的《狼》之后针对学生提出的“所有的狼都是狡猾的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狼的性情特点”专题研究。指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向学生推荐《山中那一点荧火》、《母狼的智慧》等文章,引导学生查找有关狼的成语、谚语等。最终学生明白了狼是狡猾凶残的,也是勇敢聪明的、对下一代充满爱的……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全面理解事物。
太大的专题学生个人不容易完成,可以把大专题分成几个子专题,以小组为单位,组员分工合作,其间教师做好指导协调工作。
四、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品质精神
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探究的品质,探究式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学习主动权实现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鼓励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解,培养其独立精神。只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见解,才能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语文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语文探究性学习指导是一朵艺术奇葩,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只有恰当地把它运用到自己的语文教学当中,让学生敢于探究,乐于探究,善于探究,才能在新课改的大道上收获满程的芬芳。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韩雪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语文教学对话论》王尚文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语文教学活力说·研究篇》李明新 方志出版社2005
《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韩文萍2009年《甘肃教育》第8期
作者简介:黎林萍,南京市浦口区河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