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风向标,对班级的管理和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牢牢地将学校、教师、学生、校长凝聚在一起,相互协调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营造良好的小环境。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知识和智慧成长的阶段,他们面临着情感和理智不协调以及有着强烈的进取心而自制能力弱的矛盾等,如何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达到心理和生理的平衡,这就体现出班主任管理的艺术。
一.以亲为主 心灵沟通
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群体,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放下身段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友谊。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慧心、责任心”去感染学生,达到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爱是沟通的纽带,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学生所处年龄段是渴望爱与信任的,如果班主任能把自己的爱和信任给每位学生,学生自然会亲近你,把你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他们会把自己心里开心与不开心的都拿出来和你分享,把你当作最好的倾诉对象。在交谈中,班主任要发挥自己的“细心”,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学生内心想要表达和希望解决的问题以及隐藏在学生身上的优缺点。对于发现的优缺点,班主任要用自己的“慧心、耐心”,利用巧妙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改变,不要让学生产生反感,认为在探听他们的个人隐私。
二.沟通协调 全面进步
班主任就是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间沟通的桥梁,他严格执行着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处理好各方关系,以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首先,要与学生处理好关系,用真心去对待学生,做到将心比心,让学生的心都凝聚在一起,让班集体形成团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一个班级想要脱颖而出就得在各方面都取得骄人的成绩,提高教学质量就是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共同努力、协调配合。班主任首先要赢得任课教师的信任,尊重任课教师,帮助任课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以及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在私下经常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现状与需求,形成互相支持、协调共进的教师集体。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密切关注学生、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学生。并且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的认识觉悟,让学生在生活中不受家庭影响,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氛围。
三.捕捉亮点 培养兴趣
小学生地情感极易受外界的干扰,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会投入全部精力,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则避而远之。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亮点,以点带面,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生他们的变现欲十分强烈,十分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让学生产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一旦学生受到表扬,学生便会感受到成功后的成就感,树立学生的信心,从而有产生积极的态度。一旦得到表扬后,学生便会产生自豪感,努力让各方面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从而积极主动提升。学生一旦有了积极学习的态度,就会主动学习。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可以激发一个人内在的求知欲望,同样,根据记忆定理了解,人在自主情况下学习往往比压迫式学习效率高出很多。
四.培养班干 辅助管理
面对几十个学生,要做好所有工作仅凭一个人很难完成,应培养形成学生骨干力量,辅助管理。班干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首先,班主任应通过民主手段,通过大家投票选举的方式选取班干部,这样选出的班干部才能让学生信服。并且选举还会带来竞争,让学生充分展现自身的长处,让学生产生危机感的同时也了解到非成绩才是唯一界定的标准。选出的班干部,班主任要充分信任他们的能力,放手让班干部管理。对于他们遇见的困难,给予正确引导,帮助解决;对于工作中的不足,班主任要承担责任,肯定他们的初衷。对于工作错误的方向要及时修正,对于工作中的成绩要表扬和肯定,提高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需找管理的新思路。然后,班主任通过班干部的想法,从学生角度换位思考学生处理事件的想法,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导向,从而更有效的用于工作中。
小学时期的学生可塑性极强,他们的思想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班主任一定要有“爱心、细心、耐心、慧心、责任心”,妥善处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从生活上和学习上全方位关心自己的学生,培养出全面发展、健康向上的未来之星。
李梅,教师,现居甘肃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