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构建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时,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审视语文教学,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审视,对课堂教学的结构进行大胆的改进。根据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内在特点,在实践教学中要做理性化思考。
关键词:合作探究教学 特点 思考
当前语文教学中,合作、探究教学是广大教师比较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大家也将合作探究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但是合作探究教学究竟怎样的特点,大家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合作探究教学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合作、探究教学是一种全新的独立的课堂教学模式
合作、探究学习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的教学模式,而不是把它作为传统语文教学的点缀和附庸。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教学的一场革命。我们应该有全新的思路,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方式方法。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就在于把课堂统得过死,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全然不顾学生的实际感受,不能有效调动学生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成为了教师的附庸,成了知识的奴隶。所以,合作学习首先是一种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有效凸显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知识是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在与教师、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而不是教师通过传授的方法传授的。主体性是合作、探究学习的最大特点。也就是说,合作教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教学模式,是全体学生充分参与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智的一种教学。参与性是合作教学的精髓所在。那么怎么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怎么使得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受益,这是合作教学首先应该要解决对策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怎样起作用等。特别是怎样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合力作用,更是教师在合作教学所解决的问题。因为合作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学生自我知识的建构和完善。在这儿教师和同学所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交流者。学生在通过与他人,与老师的合作交流过程中,使得自我得到发展,认知结构得到改变与提升。所以我们认为,对话交流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而要对话和交流。首先要有话可对,也就是说学生首先要对学习对象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这些感受和认识尽管不够完善,但是正是因为这样,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丰富完善,形成认识。这就为合作学习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对话前首先要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首先要有一个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把这个过程和合作学习的过程放在一起到课堂上来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做往往发挥不出合作教学的优势和长处。往往成了过程和形式。二让学生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来建构,由于受时空限制,学生很难有效地建构起知识。或者学生无话可说,或者学生思路闭塞。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把合作学习与大语文教学观念结合起来,形成课内课外构成一体,双向互动。实践证明这样的合作学习效果是显著的。学生课外的学习为课内的合作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内的合作又为学生认识的升华提供了保障。这样就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合作教学的优势。
二.合作、探究教学是一种策略教学
我们的合作教学是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课外知识的建构显得异常重要,然而,课外建构学习,需要学习策略上的支持。所以,策略教学,在合作教学中异常重要。就目前国外语文教学的实际来看,各国都比较注意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技巧,比如朗读与默读,精读与略读,快速阅读,使用工具书检索、查阅等。我们认为,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而是通过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在具体的策略操作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和认识中获得,它属于技术层面上的东西。
那么什么是策略、是策略教学?“策略是指认知策略。它是用于完成学习任务的认知活动过程。所谓阅读策略,就是指读者勇于理解各种文章的有意识的可灵活调整的认知活动计划。所谓教学策略,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学习要求的意识,掌握和运用恰当的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完成监控策略运用能力。”(《语文教育研究展望》295页)合作探究教学的策略性首先表现在学习策略的学习是合作探究教学的重要任务。合作探究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并且通过学习策略的学习,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运用。从而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特别是合作探究教学的效率奠定基础。同时合作探究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学习策略。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我们认为学习方法,解读文本策略等,是合作教学首先要给学生掌握的。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及写作文本分析的感受和感想的策略以及回答问题的策略、解析文本的策略等都是合作探究教学需要掌握的。策略教学不只是方法上的传授,更主要的是方法上的演示。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实际的操作、来掌握方法。每一篇文章,每一次合作学习前,教师都针对不同的文章,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且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以便学生加强学习的自觉性,明确这样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三.合作、探究教学是一种开放性教学
所谓开放性,一是指课堂教学时间的开放,也就是说合作探究教学是一种大语文教学,是课内外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课内和课外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课内是课外的升华,课外是课内合作学习的前提和保障。我们的合作学习是一种课内课外互动,课内外连成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开放性还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所得出的结论是开放的。教师不是以统一的标准答案来限制束缚学生的手脚,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在问题面前可以各持己见。包括教师的认识也不是铁板一块。教师不需要将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要他们接受。教师要通过引导,通过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的交流,将自己的看法主张,通过巧妙的方式传达出来,使学生既不受教师思想的影响,又能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深入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矛盾法。也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明显错误认识不直接说出来,而是提出和他的观点相矛盾的看法,促使他们进一步深思探究。引申法,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比较模糊的地方,还不深入的地方,或者他们的语言表达出现障碍,不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情况下,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他着想,替他考虑,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帮助学生,将他们的看法主张表达出来。因此,教师的看法,教师的教学预设,就是要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来实现。他的认识也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必要的参考,是学生需要消化吸收,需要融入他们认知结构中的东西。学生不必也不可能全盘接受。因此,合作探究教学的开放性,更多的表现在知识的开放性上。
四.合作、探究教学是一种和谐教育
合作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交流学习,就必须为他们营造出一片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的和谐来自教师和学生的和谐,生生之间的和谐,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学之间的和谐,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的和谐,课堂空间的拓宽与文本的有效学习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合作探究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和谐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看待。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多鼓励学生,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合作探究教学是一种全面教学。我们在构建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时,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审视语文教学,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审视,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大胆的改进。使我们的合作教学模式与一般的合作教学有区别。去除那种虚假的合作学习,把合作学习与大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既又开拓课堂教学的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合作探究教学的效用。
杨淑霞,许国忠,教师,现居甘肃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