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真谛在于一个‘爱’字。”爱,可以由行动来诠释;爱,更要用语言来表达。如果没有爱,任何千遍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黑暗,收获硕果。尤其是差生,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爱,为他们点亮一盏心灯,指引前进的方向。
李文斌自从夺得全校乒乓球冠军后,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天天泡在球场上,有时为了打球甚至都不去上课,成绩自然一塌糊涂。任课老师多次批评,他总是不屑一顾。一次,他又旷课去打球,我得知情况后找到了正在球场上“酣战”的李文斌,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体育技能也是一种能力,而且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不多。文斌,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我们班拥有你这样的体育人才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感谢你为班集体赢得了荣誉。”满以为会挨批的文斌一脸诧异,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看到李文斌的表情,我问他:“老师问你一个问题,你最崇拜哪一位体育明星?”“邓亚萍!”李文斌不假思索地回答。“为什么?”“邓亚萍在球场上太威风了。”“可是你只看到了球场上的邓亚萍,没看到球场下的邓亚萍。邓亚萍退役以后,从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开始,到最后取得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土学位,你知道她靠的是什么?”“拼?”“对,你现在文化课成绩虽然不好,但老师希望你不要自暴自弃,如果你对文化课的学习,也能像对乒乓球那样执着,像你的偶像邓亚萍一样拼搏,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好,我相信,凭你的聪明劲儿,考上大学不成问题!”得到了赞扬和鼓励的李文斌心里暖烘烘的,他坚定地望着我说:“老师我错了,请相信我,今后我一定在课堂上和球场上一样棒!”
从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对于差生,不要把他从你身边推出去教育,而应该用爱心接纳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抓住教育时机,有情有理有力有度,这样,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这和风细雨中,他们自然会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往往用它来比喻那些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着的教师,可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要想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优秀老师,光靠埋头苦干是不行的,必须是位勤于叩响学生心灵大门,巧于走进学生内心,善于引导学生想法的“能工巧匠”,让学生感到被老师尊重,被同学接纳的快乐。
王明是个调皮捣蛋的男孩子,经常别出心裁地玩一些“小把戏”想引起大家的注意,上课的时候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经常自言自语,还随意插话,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十分头疼。这一天刚上课,王明的花样又翻新了——他用雪球把自己的嘴巴堵得严严实实,还不停地做着鬼脸,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一进教室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场面,我面带笑容对大家说:“同学们都听说过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吧,其实王明同学用雪球堵住嘴巴,就是效仿古人,告诫自己,不让自己随便说话,这说明他自己内心特别想做一个好学生,想成为大家的好伙伴。我想只要我们相信并帮助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守纪律的好学生!”在我的期待中,同学们也向他投去了信任的目光。王明不好意思地低头,此后,他慢慢改掉了上课乱讲话的坏毛病。
良药不一定都苦口,忠言也未必都逆耳。对待差生,只要我们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定会点亮他们心中的明灯。
梁传锋,湖北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